本报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日前,记者从农业银行获悉,自农业银行与全国工商联签署《金融服务“万企兴万村”行动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创新打造了“联企兴村贷”金融服务模式,共同开展“金融服务进民企”专项活动,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服务乡村振兴,取得了积极进展。
“万企兴万村”行动是“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升级版。
2021年,“万企兴万村”行动正式启动,由全国工商联、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6家单位共同组织实施,是国家号召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伟业的标志性行动,旨在探索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
可以说,“万企兴万村”是推动乡村振兴在全国铺开的政银合作生动案例之一。
各地因地制宜
快速制定计划
记者了解到,在与全国工商联签署合作协议后,农业银行立即制定“万企兴万村”金融服务工作计划。
一方面,全力服务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成果的巩固拓展,保持金融扶贫政策总体稳定。另一方面,全力服务好“万企兴万村”回报家乡专项行动,对全国工商联推荐的优质企业进行精准对接和服务。
与此同时,要全力服务好下乡企业带动的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三农”主体,助力“万企兴万村”发挥最大的“联农带农”效果。此外,还要全力服务好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提供更好更优的金融服务。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曾表示,开展“万企兴万村”金融合作,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全国工商联平台优势、组织优势和农业银行网点网络优势、专业经营优势,引导推动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
毫无疑问,“万企兴万村”工作需要迅速落在各地。基于此,农业银行推动全行建立总、省、市、县四级联动服务机制,层层落实与全国工商联战略合作要求,做实做细金融服务工作。
在全国工商联和农业银行共同努力下,双系统、多层级的“万企兴万村”行动商业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创新服务模式
全面走进企业
2021年10月,农业银行与全国工商联联合推出全国首个专项支持“万企兴万村”行动的金融服务模式——“联企兴村贷”。该金融服务模式由双方共同筛选确定“万企兴万村”行动中符合条件的优质下乡企业名单,对名单内企业和投资农业农村所带动的产业链条上各类涉农主体,提供优先贷款支持和线上线下综合金融服务,通过联企兴村合力推动乡村振兴。
据农业银行三农对公业务部负责人介绍,该模式是综合金融服务产品的集成,不是针对某个具体对象的单一信贷产品,而是针对“万企兴万村”行动链条上各类主体不同特点和需求出台的综合金融产品服务包。
“通过这种金融服务模式,可以很好地契合四方关切。对各级工商联,可以为‘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入更多的金融资源和融资便利;对农业银行,可以批量营销拓展优质民营企业客户及业务;对下乡的民营企业,可以满足其信贷资金和综合金融服务需求;对下乡结对村,可以引入更多资金和各类资源,带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实实在在的利益。”上述负责人说。
据悉,依托这一模式,农业银行大力支持全国工商联推荐的12.81万家下乡民营企业,为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支持和全方位金融服务。截至去年末,已为超过5万家下乡民企提供金融支持,服务范围涵盖信贷、结算、现金管理、代发工资等各类“线上+线下”综合金融产品;授信总额超过1.5万亿元,信用余额超过5000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000多亿元和400多亿元。
除了“联企兴村贷”金融服务模式外,去年3月,全国工商联还与农业银行联合开展“金融服务进民企”专项活动,携手为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功勋民企”提供面对面、点对点、上门式走访服务。
在全国工商联大力支持下,农业银行全行上下积极开展“大走访”活动,农行总行率先走进新希望、大北农、鲁花等龙头企业,各级分支机构也深入当地涉农民企,提供有针对性、综合化的金融服务。
“联农带农”机制
帮扶贯穿产业链条
随着帮扶工作不断推进,依托下乡民企引领带动产业链共同发展成为趋势。
如何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如何把更多的产业链增值收益留在乡村、留给农民,亦成为银行业思考的问题。而将链捷贷、首户e贷、抵押e贷、惠农e贷等特色产品运用其中就是农业银行的破解之道。
例如,在四川,农业银行创新推出服务乡村振兴“水、土、城、人、产、能”等系列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通过“贷款+”“结算+”“场景+”等服务手段,为下乡民企及其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个性化、综合化金融服务。
在福建,农业银行总结推广“银行+下乡民企+产业链农户”链式金融服务模式,为400余家省工商联推荐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贷款余额超200亿元,带动农户贷款投放近100亿元。
除此之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业银行还围绕全国工商联“万企兴万村”行动倾斜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相关工作部署,农业银行积极推广与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创新的“富民贷”等专项产品,全力支持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到重点帮扶县投资兴业、补齐发展短板。
截至去年末,农业银行在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超过3100亿元,比年初增长约18%,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其中,在全国工商联定点帮扶的贵州织金县,积极支持当地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全年累计投放贷款超过5亿元,截至去年末贷款余额近30亿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