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5年03月03日 > 总第673期 > A2 > 新闻内容
赋能富民产业助农民增收 银行业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郝飞

【农村金融时报】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实施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

这为县域、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指明了方向。在此过程中,银行作为提供金融支持的核心力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制式化的服务不能满足特色产业发展所需,银行应深入调研当地产业特色与发展实际,精准对接,为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提供金融支持。例如,在盛产水果的地区,银行可将信贷资源向水果种植户、水果加工企业以及相关文旅项目倾斜,助力水果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通过为种植户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其扩大种植规模,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升水果品质;支持加工企业购置先进设备,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乡村文旅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吸引更多游客,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农业各参与主体的诉求也千差万别,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银行需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针对缺乏抵押物的农户,可以推出基于信用评级的小额信贷产品;对于涉农小微企业,可以设计灵活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围绕核心企业,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同时,结合数字乡村建设,开展线上金融服务,简化贷款申请与审批流程,提高融资效率。例如,银行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农户的信用状况和经营数据,为其提供快速便捷的线上贷款,让农民能够及时获得资金支持,把握市场机遇。

支持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发展,是银行助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银行通过支持相关产业发展,可以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获得稳定的工资收入,有效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其幸福感、获得感。

对于金融基础薄弱的县域及农村地区,银行应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延伸服务触角,让农民能够便捷地享受金融服务;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农民的金融素养。银行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让金融服务真正惠及广大农民。

银行在支持富民产业助力农民增收方面责任重大、大有可为。通过精准支持特色产业、创新金融产品、助力就业和强化金融服务,银行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过程中,银行应不断探索创新,与各方协同合作,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农村产业发展的“田野”,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