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4月03日 > 总第578期 > B1 > 新闻内容
广东农信 多措并举助力农业生产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田耿文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广东农信积极践行勤劳金融,及时出台支持春耕备耕“四大举措”,通过积极对接涉农主体资金需求,不断创新信贷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打出普惠金融组合拳,扎实助力农业生产,为春耕备耕注入金融活水。截至1月末,全省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6163.71亿元,涉农贷款规模指标稳居全省银行业首位,奠定了今年春耕备耕金融基础。

广东农信通过扎实做好普惠金融“户户通”工程,精准对接春耕备耕需求,聚焦农村基础服务短板弱项,派驻乡村金融特派员2.84万名进入2.34万个行政村(居),深入了解当地春耕备耕生产规划及需求,并对1.5万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2939亿元;扎实推进“五个一”工程,投放政府服务自助机2.02万台,提供超350项民生服务事项和17项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2月末共为超1700万群众提供超5700万次服务。对于农户的春耕资金需求,可通过普惠金融服务网络及时受理申请。

广东农信还通过开发“小微信贷系统”、打造线上申贷平台、搭建金融微店、开通“春耕热线”等拓宽审贷渠道,对申请春耕备耕的信贷资金做到“快受理、快调查、快审批、快发放”,设置春耕备耕贷款专属额度,多措并举保证春耕贷款的可获得性。

比如,广东农信在佛山市按照“扶一个龙头企业,建一批合作组织,活一个产业园区、富一方农民群众”的工作思路,推动构建“农业龙头+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模式,向“万亩稻田”项目的两家龙头企业发放贷款200万元和190万元,支持企业藏粮于技。在河源地区支持广东某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河源市某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投放6750万元信贷资金,助力撂荒地复耕复种近4000亩,为扩大粮食生产注入了金融活水。在茂名地区把整村授信作为服务“三农”支持春耕的重要抓手,截至2月末,茂名地区整村授信合计190.09亿元,用信余额51.18亿元,惠及38.5万户,提前为广大农民去送上春耕“备用金”。

在春耕备耕金融需求集中区域,广东农信开设专门窗口优先办理、限时办结服务春耕备耕相关业务,不断提高融资服务体验感和满意度,确保金融活水不误农时。比如,在惠州龙门县积极探索“合作社+龙头企业+高校+创业基地+农户”模式,为园区5家龙头米企实施主体授信4300万元。

今年初,在梅州大埔县支农再贷款3740万元、支小再贷款455万元用于支持种子、化肥等涉及粮食生产的重点领域。在云浮新兴县积极探索“农业大数据+金融科技”模式,降低服务成本和门槛,为430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线上贷款4991万元,平均仅需2个工作日即可完成业务办理及放款。

广东农信还在全省范围推广“农机贷”产品,着力解决种植业农户、农企融资担保难题,依托抵押创新、深入春耕生产一线强化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支撑,通过推动农业机械化升级转型助力春耕备耕。

比如,在江门开平市,广东农信创新“农机贷”助农惠农专属信贷产品,今年已投放“农机贷”6户,贷款金额329万元,借助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有效盘活本地种植业设备资产,在春耕备耕的重要生产关口及时缓解农户和农企的融资压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