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美丽
【农村金融时报】
2023年3月24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在京召开2022年银行业“十件大事”“好新闻”暨《银行业好新闻 非凡十年》发布会,全面总结2022年银行业新闻宣传工作成果,讲述金融好故事,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会上,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邢炜发布“2022年银行业十件大事”。据悉,中国银行业协会自2007年以来连续第16年组织开展“银行业十件大事”发布工作。2022年度共征集到来自中国银行业协会广大会员单位、各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央级、主流媒体报送的行业大事414件。经由政府相关部门、监管部门、媒体、高校专家及行业内经济学家组成专家评委会开展评审,经严格履行相关程序,最终审定“2022年银行业十件大事”。
2022年银行业十件大事具体如下:
一、党的二十大提出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等系列纲领性要求,银行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做好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二、深入落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银行业多措并举向实体经济让利,惠企利民,助力稳大盘、稳市场主体。
三、金融“十六条”新规出台,坚持“房住不炒”,“保交楼”专项借款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四、贯彻“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发布,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数字人民币试点扩容,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格局,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五、资管新规正式实施,银行理财公司改革稳步推进,监管制度日臻完善,推动资管业务回归本源。影子银行野蛮生长得到根本遏制,具有“类信贷”特征的高风险影子银行较历史峰值大幅压降。
六、养老保障“第三支柱”正式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扩容,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启动,银行业服务养老事业取得新进展。
七、深入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理念,银保监会出台《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人民银行牵头制定《G20转型金融框架》,《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行动方案》发布,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
八、坚定不移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支持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建设,拓宽重要金融领域的中外合作,营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构建高水平金融开放格局。
九、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举措,银行业着力推出新市民金融服务方案,金融普惠美好生活。
十、银行业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为进一步引导新闻媒体积极报道银行业发展成就,有力营造保障银行业健康发展的积极舆论环境,中国银行业协会评审发布“2022年银行业好新闻”。据悉,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自2012年起连续11年举办该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农村金融时报》2022年1月10日刊发的作品《2022年存款“开门红”能否实现?业内人士表示——不但要“开门红”还要“全年红”》荣登媒体组“服务三农”好新闻榜单。
据了解,2022年度银行业好新闻评审工作于2022年11月正式启动,共收到17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主流媒体推荐的,在中央和省一级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以及在会员单位自有宣传平台上发表的新闻作品176件,各方参与踊跃。主办方邀请政府相关部门、监管部门、中银协、高校学者、业内专家组成专家评审会,经过严格的评审流程,产生“普惠金融”“保障民生”“服务三农”“创新发展”四个类别的“2022年银行业好新闻”。
此外,会上,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刘峰发布《银行业好新闻 非凡十年》书籍,《农村金融时报》策划的组合调研报道《老年人需要怎样的金融服务》被收录其中。刘峰就《银行业好新闻 非凡十年》作发布讲话时表示,非凡十年,中国走过新时代伟大变革,银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经历了改革发展的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银行业协会编撰出版《银行业好新闻 非凡十年》,从十年间发布的800余篇“银行业好新闻”中甄选100篇优秀作品,让公众有机会准确、快速、全面感知银行业的非凡十年,传播了银行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