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4月03日 > 总第578期 > A2 > 新闻内容
农信机构 让数字人民币融入“乡土风”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郝飞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江苏吴江某进出口有限公司通过苏州农商银行企业网银,成功将美国客户汇来的美元货款结汇至该企业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江苏江阴农商银行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向江阴市凯业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放普惠型对公贷款100万元。

在数字人民币推广初期,参与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这类银行也是数字人民币App上最早提供服务的运营机构。

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地方不断增多,当下,各地农信机构正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数字人民币推广工作中。在各地农信机构积极参与、不断创新下,目前,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持续增多。

数字人民币软钱包

支持十家银行提供服务

近期,河北农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河北农信邀您体验数字人民币》的消息。目前,在数字人民币App开通任意运营机构的软钱包功能后,均支持绑定河北农信的银行卡。

记者按照河北农信的操作指引绑定银行卡时发现,除了河北农信外,还有多家农信机构支持绑卡,包括四川农信、江苏农信、深圳农商银行等。

目前,数字人民币App软钱包共支持10家银行提供运营服务,包括6家国有商业银行和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2家民营银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各地相关农信机构均可通过10家银行中任意一家的软钱包实现绑卡。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数字人民币生态当中,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负责根据客户信息识别强度,开立不同类别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并进行兑换服务,同时这些银行会跟其他商业银行、机构一起承担流通服务,并负责零售环节的管理,包括支付产品的设计和创新、场景的拓展、市场的推广、系统的开发、业务处理和运维等。

苏筱芮认为,农信机构是银行体系中的重要分支,一方面,农信机构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网点分布来触达更多钱包用户,有效提升个人钱包、对公钱包的开立数量。另一方面,农信机构可以挖掘在小微领域的应用场景,将自身的资源禀赋与数字人民币的低成本、普惠性等结合起来,共同为助力实体经济发挥出更大效能。

各地农信机构

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各地农信机构还在线下不断探索,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比如,江苏张家港农商银行打造“数字人民币体验馆”,市民可以现场使用以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咖啡机、自动售卖机、照片打印机等,体验数字人民币静态收款码、智能POS机“碰一碰”等支付方式,充分感受数字化支付的便捷;浙江浦江农商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浦江县支行的指导下,协同中国人民银行义乌市支行,积极联系浦江县税务局、财政局等单位,共同推动一笔2.37亿元的矿业权出让收益使用数字人民币缴纳成功,实现了全国首笔矿业权出让收益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突破。

浦江农商银行等参与的数字人民币缴费渠道创新是对现有非税缴款方式的补充,相较于传统移动支付,具有支付即结算、依法可溯、免手续费等优势,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缴款人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使客户缴费体验更好、隐私性更强、安全性更高。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向记者表示,农信机构长期深耕“三农”金融服务,深度链接“三农”领域特色生活场景、生产场景、政务场景,农信机构参与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能够大幅度拓展数字人民币在“三农”领域的应用场景,使数字人民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极大提升数字人民币的渗透率,并将数字普惠金融推向新阶段。

未来,各地农信机构将不断分析和总结数字人民币试点经验和应用场景,跟进企业应用过程,建立反馈台账、落实专人处理、加强宣传辅导,让数字人民币应用以更优形式落地,继续做好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应用工作,不断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