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衍水 通讯员 周盛梃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福建屏南联社出台7个方面18条具体措施,扛起金融支持稳经济增长的政治责任,加大信贷供给、完善纾困支持、强化产品创新,为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和保民生提供金融支撑。
聚焦特色产业
屏南联社聚焦“三提三效”行动,组织金融助理开展“进园入企”行动,全面摸排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用好“金服云”、纾困贷款等政策,重点支持蔬菜、食用菌、茶叶、水果、花卉等特色产业发展。
“信用社30万元纾困贷款,让我们扩建茶园、收购鲜叶的资金有了着落。”屏南县某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先生高兴地说。
该合作社集茶叶种植、收购、加工于一体,受疫情影响,今年茶叶销量有所下降,影响到资金周转。屏南联社金融助理在“进园入企”行动中,了解到黄先生急需资金缓解经营压力,于是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完成贷款受理、审批与发放流程,为其办理30万元纾困贷款。
聚焦“专精特新”
屏南联社加强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拓展“科技贷”业务,简化审批流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80后张为露来自代溪镇周厝村,从小就爱钻研养蜂,大学毕业后返乡创办“专精特新”企业——屏南县乙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据了解,该公司致力于智能养蜂技术研究推广,并与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合作,成立教研实践基地,为后续养蜂提供科技保障。
近年来,因疫情影响,公司资金周转遇到问题。屏南联社金融助理得知情况后,上门了解张为露资金需求,为他的公司申请“科技贷”。有了“科技贷”的资金支持,公司购入升级版智能养蜂设备,实现自动化管理,使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并带动周边蜜蜂养殖户发展。
聚焦粮食安全
“半壁梯田半壁村”是屏南县长桥镇柏源村的真实写照,这里有千亩成片梯田且土壤肥沃,又有高山泉水灌溉,是屏南县重要粮食生产基地。
去年,当地种粮大户苏光华带头成立屏南县福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梯田1000余亩,并实现丰收。
今年,合作社打算继续开荒地拓新田,却因采购农机具和开荒前期成本较大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
屏南联社金融助理在驻村工作期间与福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对接,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客户种植情况,及时受理、审批、发放“福农·福粮贷”50万元,并采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优惠利率发放,满足其资金需求。
今年以来,屏南联社以“一县一品 贷动‘闽’生”专项行动为抓手,创新粮食安全信贷产品。截至目前,屏南联社已累计发放粮食安全专项贷款超3000万元,满足屏南县粮食播种、抛荒复垦、粮食种植机械化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此外,屏南联社响应相关政策号召,发出积极参与“认领一亩田”活动的倡议书,由屏南联社工会、党员干部认领全县范围田地30亩,助力唤醒农村“沉睡”的闲置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