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雅琳
【农村金融时报】
“金融知识进社区”对提升居民金融知识,拉近金融机构与客户的关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农商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以及服务“三农”的中坚力量,应创新形式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让农户及小微企业及时获得金融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挖潜市场,扩大影响力。
首先,应选定目标群体,做好调查与策划。农商银行网点众多,服务宽泛,是做好“金融知识进社区”工作的排头兵。为了提高宣传效果,要选好目标群体,这个群体应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和相似处,比如:居住地临近、行业相同、年龄接近、文化差异不大等。他们所关注的金融问题、面临的金融困惑、渴望得到的金融服务有许多一致性,同这样的群体交流,容易受到欢迎,达成共识。同时,要根据目标群体的共同需求,有针对性地策划宣传方案。比如提前设计一份金融问卷调查,或走访附近商户、居民,研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再结合农商银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实用的、贴近民意的“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改变过去居民“被服务”的交流方式。
其次,应创新服务形式,提高宣传效果。为提高宣传效果,农商银行要改变过去那种枯燥、说教式的宣传方式。如:制作内容直观、形式多样的展板;印发内容有深度、有针对性的金融知识手册;举办金融知识讲座、金融课堂等,对当前金融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并能通过通俗易懂的表述为普通百姓答疑解惑、细心服务;制作动漫宣传片,形象演绎非法集资、电话诈骗、ATM盗刷等金融风险案例,提示公众防范金融风险,教导公众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借助金融网站宣传,实现金融知识快速更新,扩大受益群体;同时提高 “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的持续性,为普通居民在真假币识别、防范金融诈骗、信贷知识等方面进行长期学习提供平台。
此外,应结合自身业务,实现共同发展。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是一项长久性、持续性的大工程,农商银行不仅是把金融知识送到居民社区里,更应把它作为了解客户、挖潜客户的大好时机。当前,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很多,农商银行必须把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与日常业务有机结合起来,把临柜服务与进社区宣传、走访调查结合起来,切实掌握不同层面客户的需求,通过把宣传品放进社区、送“礼”到家门口等方式,营销固定范围客户,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客户忠诚度。通过“金融套餐”惠及城乡居民,让他们与农商银行建立相融共生的鱼水情谊,有效增强客户粘度,实现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洛阳农商银行洛龙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