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鸿健
【农村金融时报】
移动金融服务是金融行业突破传统物理网点基础设施限制的手段之一,既可以弥补营业网点覆盖密度低的缺陷,为客户提供便捷的结算渠道和优质的服务体验,也能有效削减金融业服务成本。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项金融科技的帮助下,移动金融服务已具备灵活性、便利性和普惠性,不仅替代了线下繁琐的支付结算手续,甚至能够借助地理位置、生物识别、数据分析,完成复杂的场景业务,逐步成为银行业主流的服务模式。
然而,中小银行移动金融服务也面临着—些现实的挑战,如数据基础薄弱,规范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不足等。
笔者认为,当前中小型银行应从如下几方面完善移动金融服务:
一是进行数据治理。规范化、结构化、有效化的客户数据是金融创新的基石,因此中小银行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存量金融数据的质量,理清数据的传递机制数据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越是中小银行越要重视,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持之以恒地去攻坚,以减少系统之间、业务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才能为后续数字化转型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是保持追赶心态。中小银行想要快速追上其他商业银行,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与业务的深度结合,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提升行内人员的能力,招聘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保持稳步发展趋势。中小型银行虽然科技力量较大型商业银行薄弱,但其试错成本更低,开发周期更短。较短的决策链条可以使数字化转型项目尽早落地,短平快的决策模式是大型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
四是制定差异化服务方案。差异化是中小型银行追赶大型商业银行的契机所在。一般中小型银行较大型商业银行更接地气,更深入县、镇、街、村,人缘地缘优势更为突出,应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当地特有的金融市场属性,打造当地特有的金融生态圈,培育差异化竞争的独特优势。
作者单位:浙江义乌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