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衍水
【农村金融时报】
“我的钱发霉了,你们银行能帮忙兑换吗?”近日,一位神色慌张的阿姨提着一个黑色塑料袋来到位于福建省松溪县的农行松溪西关支行营业大厅,小心翼翼地询问。袋子打开的一瞬间,一股霉味扑鼻而来,工作人员凑近一看,袋子里装的是一沓沓发黑霉变的百元大钞,这些百元大钞有的边缘出现虫眼、有的因为发霉而泛黄泛黑。
原来,陈春英(化名)家住乡下,平时靠卖农产品和打零工维持生计,因不会使用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方式,收到的都是现金。由于舍不得花钱,又担心银行卡被不法分子盗刷,便将钱捆扎后包上报纸,装在塑料袋里存放,这一存就是好几年。
“最近因孩子准备在城市安家落户,我连忙翻箱倒柜翻出这些现金,没想到这些钱全部发霉了。”陈阿姨懊恼不已地告诉工作人员。
农行松溪西关支行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耐心安抚陈阿姨,并承诺会在清点清楚后,按照残损币兑换标准给予全额兑换。陈阿姨听后,连连点头表示感谢。
“由于这批残损币金额较大,且存在易碎等问题,清分整理难度较大,加上正值业务办理高峰期。”农行松溪西关支行相关负责人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为加快清点效率,该支行迅速调动网点其他人员,设置专窗,安排一名柜面经理和大堂经理对这些残损币进行逐一剥离、清点和鉴别真伪。经过约两个半小时的清理,最终为陈阿姨全额兑换人民币近10万元。
陈阿姨看着入账的金额,对该支行工作人员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暖心服务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此次暖心服务是农行松溪支行践行社会职责、强化“浓情暖域”服务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下一步,农行松溪支行将继续坚持“客户至上、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持之以恒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通讯员刘木香、陈菲儿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