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5年02月24日 > 总第672期 > A6 > 新闻内容
农发行甘肃省分行 支持陇原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曹沛原 通讯员 王茂盛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农发行甘肃省分行聚焦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四大板块”,支持陇原乡村全面振兴。截至2月11日,该分行累计投放贷款77亿元,贷款净增60亿元,贷款余额2250亿元。

聚焦主责主业

服务国家粮食安全

按照全粮、全链、全行、全力发展思路,农发行甘肃省分行持续做大做强“粮食银行”品牌,开年以来已累计投放粮棉油贷款5.39亿元,及时足额保障增储及轮换资金供应,充分发挥政策性收储专办银行作用。

来到中储粮兰州直属库兰州新区仓储项目一期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开展挖土、夯基、浇筑等工作,一派繁忙景象。为支持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农发行甘肃省分行审批2.9亿元仓储设施贷款,今年以来已累计投放3099万元,着力改善兰州市粮食储存硬件条件,增强粮食储备能力。

据介绍,该项目占地面积341亩,一期建设仓容31.2万吨的浅圆仓1组,配套汽车卸粮站、工作塔、栈桥等粮食接发设施。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中央储备粮兰州直属库的粮食储备规模、散粮接运能力,与当地散粮运输设施、散粮需求单位合理衔接,为粮食“四散”作业提供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兰州地区散粮运输网络,加速实现区域内粮食流通现代化。

发挥职能作用

服务农业现代化

围绕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农发行甘肃省分行立足实际,全力支持当地乡村产业发展。

近期,农发行甘肃省分行审批贷款1.4亿元,今年以来已累计投放5870万元,用于文县白马峪传统村落保护及文化传承项目,助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

该项目建设总规模约75.6亩,建设内容涵盖3个国家传统村落保护、白马人文化沉浸式体验中心等5项内容。作为文县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做法、推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重点工程,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促进当地传统村落保护和村居环境改善。同时,该项目将有助于通过全面系统挖掘整合,传承保护发展白马人文化,带动文创产品、手工艺品及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发展,预计带动就业岗位超1000人。

加大信贷支持

服务城乡融合发展

围绕支持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农发行甘肃省分行统筹部署,大力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近期,由农发行甘肃省分行牵头组建银团,为G341线胶南至海晏公路华池至二十里沟口段公路PPP项目提供银团贷款60亿元,实现首笔投放6000万元,有力支持了庆阳革命老区强农惠农高速公路的建设工作。

该项目是交通运输部“十四五”公路发展规划重大建设项目,总投资124.59亿元,是连接甘肃东部地区与陕西西南部地区的重要枢纽。为争取项目早日落地,省、市、县三级行迅速行动,通力协作,积极与承贷主体沟通,成立专班加快推进项目贷款申报进度,因企施策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预计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区域资源深度开发,有效改善脱贫县乡镇沿线70%的人口出行条件。

促进绿色发展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依托甘肃生态功能优势,围绕助力乡村绿色转型发展,农发行甘肃省分行持续做好绿色金融工作。今年以来,该分行已累计投放绿色贷款23.72亿元,较年初增加22.11亿元,绿色贷款余额679.98亿元。

初春时节,走进武威市凉州区南部山区碳汇林种植基地,山杏、樟子松、沙棘等树木绵延不断,成为当地一道亮丽风景。这个项目就是农发行甘肃省分行审批1.4亿元贷款重点支持的绿色发展项目,今年以来该分行已累计投放贷款3918万元。

该项目主要实施碳汇林栽培面积1万余亩,栽植各类乔木168万株,配套灌水、施肥、修剪、松土、除草、有害生物防治等抚育管护措施。项目建成运行后,可帮助凉州区森林覆盖率提升1.45个百分点,木材储备量可增加41万立方米,每年碳储量可达1360吨,经济效益年均可达2.96亿元以上,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方共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