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力辉
【农村金融时报】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素有“中国东北大米之乡”“生态米都”美誉,耕地总面积3264万亩,占整个三江平原50%,粮食综合产能常年保持在250亿斤左右,粮食商品率高达90%。近年来,该市持续加强黑土地保护和“黑土粮仓”建设。
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佳木斯市分行成立农地业务专题调研组,深入各县区了解具体情况,创新黑土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区推进”模式,实现农地贷款辖区内全覆盖。2024年以来,该分行共投放农地类贷款14.3亿元,流转土地132.6万亩,支持黑土地保护面积37.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1万亩,助力粮食安全由“储备安全”向“产能安全”拓展。
“农地+”模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良田万顷充盈诗情画意,沃野黑土孕育无限生机。
近日,在农发行佳木斯市分行直营业务部投放3.65亿元农地贷款支持的国有农地流转和黑土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现场,项目企业负责人葛昕告诉记者:“该项目实施田块整治1100亩,排水沟清淤38100m3,排水沟改建4852.5m,修建涵洞50座,修建水泥路33380㎡,修建砂石路514400㎡,农发行此笔贷款的投放,将改善项目地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村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为乡村振兴赋能聚力。”
佳木斯市分行直营业务部相关负责人武志纲进一步补充:“为加快项目落地,我们充分运用‘农地+’模式,为企业量身打造融资方案,成立项目攻坚小组,对接当地政府部门,宣讲农发行政策,实行政银企联合推动机制,及时打通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全力推进项目审批、投放。”
“贷”动荒林变“沃土”
近年来,农发行佳木斯市分行紧密配合佳木斯市林业发展规划,倾力支持林地流转及林地内部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宣传农发行产品政策,主动对接项目资金需求,为践行大食物观、发展林下经济提供资金支持。
为助力当地企业开展佳木斯市郊区国有林地规模化经营项目建设,该分行加大信贷资源投入,为企业投放1.66亿元贷款。据悉,该项目包含6800多公顷林地流转及林地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后将用于林下中草药、红松果等种植。
农发行佳木斯市分行相关负责人李君仕向记者表示,此笔贷款在为佳木斯郊区林地注入金融活水的同时,也拓展了农发行“农地银行”版图,促进当地林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记者在农发行佳木斯市分行采访获悉,该分行倾力打造“农地银行”品牌,推动黑土地保护和农地规模化经营,助力提升农业生产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通过土地整治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农业发展,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我们将坚守政策性银行定位,在推动黑土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农地流转、林下经济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更大力量。”李君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