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吴梓嫣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云和农商银行以“支农、支小、支散”为初心,以服务乡村振兴为使命,积极深耕农村市场,推出契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服务。截至今年1月末,该行贷款余额已达66.50亿元,其中,涉农贷款60.86亿元。
从“精”到“准”,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云和农商银行持续擦亮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特色,与各乡镇(街道)党(工)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各支行与所在服务区内村党组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服务联抓、活动联办、阵地联建等。同时,该行根据辖内实际状况,将网格区域进行划分,并邀请村干部协同开展走访工作,在同村民面对面交流过程中,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精准捕捉客户信息,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创新推出“雪梨贷”“茶叶贷”等系列信贷产品,通过迅速响应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精准施策,让金融活水灌溉到乡村每一寸土地。
从“农”到“商”,深耕乡土专业化服务。云和农商银行以“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富裕一乡农村”为目标,充分发挥农商行县域法人作用,计划未来3年投入10亿元用于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创客等新型农业主体,提质发展特色农业,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金名片;积极拓展“线上+线下”申贷渠道,建立起“网点+手机银行+云上普惠微店”三大申贷渠道,并探索建立农户、小微企业等授信审批“绿色通道”,根据信贷制度基本要求,简化受理资料,建立“限时办结”机制,快速及时响应客户信贷需求,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效能。截至今年1月末,该行普惠授信服务农户2.72万户、授信总额46.15亿元。
从“普”到“惠”,做实民生实事大文章。云和农商银行坚持重心下沉做小做散,深入发展普惠金融,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以“农权贷”为切入点,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设立“叶华金融服务站”“两山金融服务站”等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集党建引领、政务代办、数字赋能、基础服务于一体,立足“金融+政务”“金融+电商”“金融+物流”“金融+适老”新模式,实实在在为客群办实事。与云和县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供电公司共同携手推进“政电银”一体化服务项目,并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将19项高频电力业务触角延伸至全域11个网点,实现“政电银”业务全县域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