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5年02月17日 > 总第671期 > A5 > 新闻内容
金融画笔绘就闽北大地产业兴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陈衍水

【农村金融时报】

——农行南平分行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侧记

在福建省南平市,葱郁的山林与清澈的水域孕育了茶叶、大米、蔬果、花卉等多种具有县域特色的土特产。这些源自广袤乡村的土特产,在政策、科技、金融的共同推动下,正逐步实现产量的提升与产业的升级。

近年来,农行福建南平分行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精准赋能特色农业发展,助力产业延伸、价值提升,让土特产变成区域特色的“金招牌”,变成带领父老乡亲们致富的“香饽饽”。

支持浦城高标准农田建设

走进“福建粮仓”浦城县,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到处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春耕备耕的序幕已在此提前拉开。

素有“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之誉的浦城县,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属于典型的山区县。近年来,浦城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为契机,高质量、整建制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能够让农民受益,也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农行南平分行主动对接南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金融需求,积极获取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标企业清单,加强高标准农田等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有了这150万元贷款,我就不担心节后春耕备耕的进度了。”近日,收到农行南平浦城支行发放的150万元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后,福建联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苏佐罗高兴地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据了解,该笔高标准农田流动资金贷款将用于该公司在浦城县仙阳镇巽岭阳墩村的86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造后的农田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

近年来,农行南平分行切实扛起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灵活运用流动资金贷款、“惠农e贷”等产品,为粮食领域及其他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和综合服务,进一步深化粮食领域金融支持力度,全力支持浦城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截至2024年12月末,该分行粮食安全和种业贷款分别增加1.73亿元、8921万元。

在金融力量的加持之下,农田变“良田”的难题逐步破解,“禾下乘凉梦”的梦想将逐步照进现实,“福建粮仓”浦城样板也将渐次呈现。

让“延平百合”香飘万里

寒冬料峭,在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的旺花源百合花种植大棚里却春意盎然,成片百合花郁郁葱葱。大棚另一边的仓储物流中心里,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分拣一扎扎百合花,装入印有区域公共品牌——“延平百合”的箱子中,准备销往全国各地。

“春节前后是百合花销售的高峰期,日均配送突破1000件。”南平市延平区花卉协会会长叶盛立向记者说。

叶盛立作为远近闻名的“百合专家”,从事百合种植行业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和经营经验。2019年,叶盛立获得了农行南平延平支行提供的10万元资金支持,开始扩大种植规模,叶盛立也因此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乡村振兴带头人。

近期,根据他的经营情况和实际需求,农行南平延平支行动态调整信贷额度,为他发放了“乡村振兴带头人”农户贷款30万元。

“有了这笔贷款,我相信一定可以把百合事业发展得更好。”据叶盛立介绍,目前他种植的百合花规模达到120亩,年产值达500多万元。

截至1月20日,农行南平分行支持花卉产业贷款余额1159万元,服务花农91户,为“延平百合”品牌打造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讯员刘木香对本文亦有贡献)

农行南平延平支行客户经理查看百合花种植情况,对接花农金融服务需求 刘木香/摄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