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美丽
【农村金融时报】
——国家开发银行积极服务“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2024年6月,国家开发银行宁夏分行向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全额授信1.5亿元,并发放首笔贷款5700万元,实现宁夏回族自治区首个“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贷款项目落地;2024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向兰州公路港物流园(二期)现代物流仓配中心项目提供全额授信,并发放首笔贷款6000万元,实现甘肃省首个“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落地……
过去一年,国家开发银行积极服务“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并推进项目贷款投放加速落地。记者从国家开发银行了解到,2024年,该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强化政策配套,加强项目对接,已支持北京、深圳、福州等地136个“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全年发放贷款204亿元。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是集隔离、应急医疗和物资保障于一体的重要应急保障设施,“平时”可用作旅游、康养、休闲等,“急时”可转换为隔离场所,满足应急隔离、临时安置、物资保障等需求。
近两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比如,202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当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在此背景下,国家开发银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金融引领作用,提升政策性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着力推动形成工作合力,高质量服务好“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主动靠前对接服务,在国家有关政策出台后,第一时间制定印发配套信贷政策,推动全行“平急两用”金融服务迅速启动,同时加大业务培训力度,邀请有关部委同志开展政策解读和辅导,推动全行各单位准确把握、精准落实国家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第一批‘平急两用’城市名单后,国家开发银行总分行协同联动,积极参与相关城市工作专班,运用行业研究储备和金融专业优势,与地方政府共同加快前期工作,配合各地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同时主动对接融资主体,推动优质成熟项目融资落地、加快进入建设实施阶段。”上述负责人补充道,第二批城市名单发布后,国家开发银行迅速推广复制相关工作经验,与扩围城市政府及“平急两用”市场主体密切对接,确保各项优惠政策第一时间向扩围城市传导,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和贷款投放。
近日,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项目完成盖板及以下工程主体结构封顶,并启动盖上工程建设。据记者了解,该项目是深圳首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已建成运营,开行了中欧班列、中老班列等国际班列及深圳至长沙、成都等地的国内班列。
“2024年,该分行牵头为项目二期智慧化物流综合体建设提供中长期银团贷款支持,当年实现发放超过18.4亿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份额10.1亿元。”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待二期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汇集高标仓、集运分拨、城市配送、跨境电商、冷库、智慧仓等多种业态,成为全国首个“传统铁路货站上盖的智慧物流园”。
在福州,国家开发银行福建分行融资支持的福州民天国际物流中心项目也于近日实现西区18栋主体建筑全面封顶。该项目对助力福州市加快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具有重要意义,是福建省首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据了解,这里将建设集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分拣加工配送、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性、智能化商贸集散中心。
“下一步,国家开发银行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部署,立足职能定位,为各地‘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谋划、实施等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加大中长期融资支持,推动条件成熟的项目加快落地,有力有效服务补齐城市应急建设短板,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国家开发银行交通运输业务部总经理关宏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