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山西霍州农商银行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聚焦支农支小、服务地方发展定位,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局,积极对接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金融需求,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努力绘就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随着春节临近,山西霍州特产“霍州年馍”迎来生产销售旺季。
走进霍州市霍嬷嬷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霍嬷嬷公司”)生产车间,眼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数十米长的生产流水线一字排开,发酵室传送出来的大块面团自动投入制成品设备,和面、揉面、压皮、成型一条龙完成。
“我们公司成立于2023年10月份,从手续办理、厂房建设、设备引进到调试生产,仅用79天就实现全面运营,这多亏霍州农商银行资金支持,在公司建设期间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时,银行以最快速度为我们办理295万元‘年馍贷’,这笔资金让我们购买先进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霍嬷嬷公司负责人杨春水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新型年馍设备及制作方式的引入,让面粉加工量提高至每天50袋,同时,公司还与同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让“霍州年馍”实现“全国卖”。此外,我们复杂的花馍产品,如枣花、登糕、钱串等,都由工人们手工捏制,这也让当地很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们都是附近村民,以前两口子常年在外地打工,无法照顾家中老人,小孩也成了留守儿童。现在家乡的年馍企业越做越大,我们也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年底还有奖金,同时能兼顾老人小孩,没了后顾之忧。”在生产车间工作的村民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发展,霍嬷嬷公司已成为集科研、培训、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食品企业。
“按照‘霍州年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体两翼’工作思路,我们不断创新运营模式,打造‘龙头企业+农发公司+村集体+农户’利益链条机制,并探索‘中央工厂+微型厨房’模式。这种模式采用中央工厂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培训、统一原料、统一发酵、统一配送、统一回购、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微型厨房分户揉作、分户蒸制的生产体系,有力推动‘霍州年馍’这一地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杨春水说。
2024年,霍州农商银行再次为霍嬷嬷公司注入300万元信贷资金,用于企业改造升级及厂房环境美化,极大增强了公司市场竞争力。
在2024年国庆期间,霍嬷嬷公司还推出年馍文化体验游项目,游客在欣赏现代化年馍加工生产线的同时,还能感受年馍文化,欣赏霍州威风锣鼓和莺歌表演,进一步提升霍州年馍的品牌知名度。
如今,在科技成果赋能和新型运营模式加持下,霍嬷嬷公司产量逐年提升,还带动周边村年馍小作坊的生意,让更多百姓增收致富,真正把“霍州年馍”打造成霍州人民的“致富馍”。
金融支持霍嬷嬷公司只是霍州农商银行支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霍州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近年来,霍州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组织人员积极调研地方特色产业,持续优化信贷供给投向,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
此外,霍州农商银行在考核方案中加大服务实体分值,同时加设“贷款营销能手”,按月兑现贷款计价奖励,激发客户经理工作积极性。引导员工将“贷款营销”与组织资金、不良贷款清收、电子银行指标等相融合,在工作开展中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互进互促的良好氛围。
霍州农商银行积极提升产品契合度,加大产品营销力度,结合市场需求推出“码上贷”产品,一次授信、循环使用,极大提高商户资金使用效率。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办贷效率,做到早受理、早调查、早发放,切实让客户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的信贷服务。
在重视新增客户拓展的同时,霍州农商银行不断强化对存量贷款客户的维护,超前谋划,列出明细,明确责任,提前与客户对接续贷等业务,使客户在需要资金时第一时间想到农商银行,促进存量和新增客户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