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洁
【农村金融时报】
民以食为天,金融支持先。百姓餐桌的变化,见证时代变迁的同时,亦为饮食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使其内涵日益深厚、多元且鲜活。
记者了解到,建设银行持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种植户与涉农经商户发展,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幸福”。
以建行甘肃省分行为例,该分行持续加大特色优势产业金融支持力度,打好特色牌、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助力特色农产品畅销国内、走向世界。截至目前,已累计为9200余户特色种养客户发放贷款29.28亿元。
玉米是很多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地处河西走廊的张掖市临泽县,光照充足、灌溉便利,是玉米种子生产的“黄金地带”,被誉为“天然玉米种子生产车间”。该分行围绕玉米制种产业链“耕、种、管、收”各个环节,为玉米制种户搭建数字农业云平台,提供不同环节的信息和数据化服务,累计投放流动资金贷款2.2亿元。
抽雄除杂是制种玉米种植的关键,一旦错过这个窗口期,种子质量将大打折扣。在临泽县鸭暖镇曹庄村正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玉米制种基地里,工人们正争分夺秒为制种玉米母本抽去雄穗。
2024年初,该公司负责人张健签订1000亩制种玉米订单合同,如果能顺利收成,收入将十分可观。抽雄工作需要雇用大量工人,但前期为了扩大种植规模大幅增加投入,导致资金缺口较大,直接影响到工人的劳务费发放。
建行张掖临泽支行了解到张健的困难后,立刻上门收集公司资料,当天便完成农户信息建档、额度测算等工作,成功发放“农户贷款”50万元,助其顺利结清工人们的工资。有了贷款资金的支持,张健还引进去雄机、收割机等设备。
“现在,作业效率大幅提高,让我能抢在窗口期内完成抽雄工作。”张健说。
近年来,百合莲子粥、百合银耳汤等百合相关的美食佳肴越来越受欢迎。兰州因其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当地生产的甜百合色白味美,是百合中的上品,有“兰州百合甲天下”之美誉。
三年生、三年养、三年长,九年的漫长等待,才能孕育出一颗温润香甜的百合。“百合产量低、耗时长,很多人不愿意等待。但有建行的一路支持,我们等得起。”兰州荣聚种养殖农场负责人曹先生说。
农场成立之初,为扩大生产规模,曹先生在朋友介绍下,用自己的房子做抵押,在建行兰州金城支行申请24万元贷款,扩建大棚,多租40亩土地。在建行推出以企业流水作为保证的新型信用贷款后,曹先生又将所有业务迁移到建行甘肃省分行,在银行支持下,其种植的九年生百合终于顺利收获,在市场上大受欢迎。2024年,曹先生又在建行甘肃省分行办理40万元普惠金融贷款,他计划留出20亩基地作为试验田,进行优质母籽繁育,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生产,推动百合产业升级迭代。
据记者了解,建行甘肃省分行还将当地独有的农业资源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不断升级产品、优化服务,以“一村一品”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截至2024年12月8日,该分行已累计为5091户涉农经商户发放贷款13.3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