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耿文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山东平邑农商银行坚守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推出特色金融产品,持续加大对科创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截至9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140.97亿元。其中,实体贷款余额121.54亿元,较年初增加7.84亿元,增幅6.9%。
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壮大
“关键时候,农商银行向我们提供了流动资金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共600万元。有了资金支持,公司发展蒸蒸日上。”位于临沂市平邑县经济开发区的山东旭利来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伊斌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据悉,该公司专业从事清洁能源设备技术研发和制造销售业务,拥有5项专利,先后入选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公司生产的可控环境大棚,以及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产品等新能源产品,应用客户群体广泛,市场潜力巨大,具有较好发展前景,但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公司的流动资金存在部分缺口。
平邑农商银行得知情况,经实地调研并综合分析企业情况后,迅速为企业匹配融资方案,有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为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壮大,向科创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平邑农商银行成立了金融辅导队,提供“零距离”上门对接服务,及时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并积极对接省、市、县重点项目和专精特新企业,为客户量身定制贷款方案、提供金融支持。同时,该行还优化服务流程,实行“限时办贷”,缩短审批时限,实现线下小额贷款最短可当天到账。推行信贷“无缝隙”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客户,消除客户资金真空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今年以来,平邑农商银行已累计发放企业贷款101户、金额14.87亿元。其中,重点支持科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新兴产业贷款5.47亿元。
推动科创企业技术升级
“公司发展壮大的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农商银行的信贷扶持。”临沂市清甜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杨斌说。
据悉,多年来,平邑农商银行陪伴该企业成长,企业从最初的小作坊慢慢成长为当地龙头企业。今年,该企业还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平邑农商银行为其量身打造知识产权质押贷、专精特新贷产品,并发放贷款2000万元,用于支持该企业生产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目前,该企业年产各类水果罐头可达3万余吨,产值超过2亿元。
为支持科创企业技术升级,推动科创企业创新发展,平邑农商银行相继创新推广并投放“知识产权质押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信贷产品,以知识产权为质押物,帮助科技型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需求,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科技成果转化贷20户、金额2.77亿元。
同时,平邑农商银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累计发放绿色产业贷款4.95亿元,持续扩大对节能环保、绿色农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该行还发挥政策优势,努力解决担保难问题,提供政策性信贷资金14.85亿元,并成立27支金融移动服务队,积极对接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资金需求,“一对一”制定贷款方案,简化办贷流程,提高办贷效率。
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有农商银行提供的1000万元‘普惠易贷’,我们企业的升级改造可以顺利进行了。”在平邑华玉节能玻璃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吕洪申表示,前期为技术改造和升级生产设备,企业遇到资金难题。平邑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四张清单”客户对接中,了解到这一情况,根据企业近期生产经营情况为该企业办理了该笔贷款,让企业有了升级改造的底气。
针对科创企业融资特点,平邑农商银行全面畅通支付结算渠道,提升普惠金融质效。依托“智慧营销系统”和“四张清单”,该行持续开展客户经理驻点办公和客户走访活动,实现科创企业和全县行政村授信全覆盖,累计授信29万户、金额83.5亿元。为畅通支付结算渠道,该行累计发行“普惠金融卡”6.5万余张,在全县各乡村累计设立“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370处、建成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70处、“沂蒙金融超市”14处、流动银行车1辆,真正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同时,平邑农商银行依托“智慧+”平台,开展异业联盟合作,创新打造“平易惠”商圈闭环式营销模式,累计拓展准入商户77家。为降低科创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成本,该行主动承担抵押评估费,实行利率优惠政策,累计让利6000余万元。此外,该行还联合公证处上线“线上赋强公证”系统,将信贷合同签订和线上远程公证同步办理,累计办理公证贷款1.93万笔,金额93.79亿元。
(通讯员孙珂、王泽宇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