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正式启动。这一机制强调相关部门和银行机构共同参与,从供需两端出发,加强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对接协同,形成政策协同的乘数效应。与此同时,无论是区县层面组织开展企业走访、需求摸排和融资推荐,还是银行层面主动及时对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这一机制更加强调要“快速便捷”,要求银行原则上要在1个月内作出是否授信的决定。
如何高效响应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银行机构可从内外共同发力,对内做好人员配置方案、优化贷款审批机制、缩短办理流程,对外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加强走访调研力度,将纾困小微企业落到实处。
在完善内部机制方面,首先,银行应设立工作专班,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人,在行内盘点重点领域专业人才,筛选了解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员工组建专班队伍,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并根据落实情况定期评估工作成效,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
其次,简化贷款审批流程,银行可将评级和授信流程合并,尽可能减少审批环节,从流程上提高效率,也可适当将部分审批权限下放至各分支机构,减少审批层级。同时,银行应不断创新线上贷款产品,匹配企业不同的金融需求,提升贷款审批效率。但也应注意,加强线上化操作的同时,银行需加强风险把控,可通过建立数字化智能风控平台等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和早处置,并在后续阶段加强贷后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
再次,银行应严格执行《关于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工作的通知》,根据自身情况明确普惠信贷业务营销、受理、贷前调查、审查审批、放款操作、贷后管理等环节具体免责情形,并对认定标准作进一步调整优化,从而增强业务人员服务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
在加强外部合作方面,银行机构应继续加大与当地政府合作力度。一方面,与税务等部门建立系统直连和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数据实时交换和共享,从而更好地对小微企业全面“画像”,减少对部分企业考察评估等环节,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另一方面,协同区县工作专班开展走访活动,充分利用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五进入”教育宣传活动等契机,持续摸排当地小微企业发展情况,挖掘潜在贷款客户,必要时可进行预授信,为后续提供融资支持打下坚实基础。
总的来说,从中央到地方,从财税到金融,一系列政策举措均凸显出打通小微企业融资堵点卡点、畅通融资渠道的决心。银行机构应靠前发力,抓紧部署相关落实举措,切实帮助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做到服务不减、质量更优。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