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10月21日 > 总第655期 > A6 > 新闻内容
小小西红柿“映红”乡村振兴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走进山东青岛北部的平度市崔家集镇,一片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跃然眼前:一排排银白色的大棚望不见尽头,大棚里一串串樱桃西红柿格外亮眼。

“得益于崔家集的水和土壤,种出来的樱桃西红柿特别香甜,比一般的农产品附加值要高,你们快尝尝吧。”每当提到自家种的西红柿,崔家集镇村民郭夕峰都会露出自豪的神情。

曾经的崔家集镇受制于自然条件,是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为了打造乡村振兴“富裕路”,崔家集镇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瞅准樱桃西红柿不仅产量高,还特别适应当地碱性土壤的特质,2008年先后在镇上的前洼村建起了22个樱桃西红柿大棚,种植成功后很快在镇上各村推广复制,樱桃西红柿便在崔家集扎下了根。

郭夕峰也是从那时开始种植樱桃西红柿,刚开始大棚种植并不顺利,因为选种问题,辛辛苦苦忙活一年,收益却不足万元。几经摸索改种,郭夕峰的大棚种植走上正轨,逐渐尝到了甜头。

“我现在承包2个大棚,1个大棚2.5亩,种植的樱桃西红柿供不应求。我想着趁热打铁赶紧贷点款,再增加一个大棚或者把大棚直接买断。”郭夕峰说。

在今年的一次助农活动中,郭夕峰向建行平度支行工作人员提出了融资需求。“您放心,我们建行‘裕农贷款’就是解决农户融资难题的,只要符合条件,不用任何抵押,就能批下贷款来。”建行平度支行工作人员立刻作出答复。

为尽快满足郭夕峰的融资需求,该支行立即成立应急服务小分队,建行平度福州南路支行相关工作人员带着移动终端、制卡机赶往种植基地开展贷前调查。尽职调查后,工作人员现场为郭夕峰办理完成农户信息档案建档、线上授信评估、现场办卡等贷前准备工作,接着返回支行加班加点录入客户贷前信息、提交复核申请,仅用2个工作日,便为郭夕峰顺利发放了20万元贷款。

“都说建行优质高效,果然名不虚传,这下我更有奔头了。”有了资金支持,郭夕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今,他不仅建起新的西红柿大棚,还在大棚里装上了一体化智能控制机,实时监测墒情、肥力,自动灌溉施肥。随着种植效率提升、产量增加,郭夕峰的红火“柿”业蒸蒸日上。

今年以来,建行青岛市分行聚焦乡村领域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持续加大城乡融合发展综合金融服务。截至9月末,该分行涉农贷款新增超53亿元。其中“裕农贷款”新增3.86亿元,服务农户1487户,为赋能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愿景施足“金融底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