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松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西峡监管支局了解到,为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该支局以“两问四送”“三听三问”为核心开展调研走访,带领金融机构负责人深入丁河镇猕猴桃种植基地,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到田间地头解决金融服务的难点、堵点问题。
在河南省西峡县丁河镇木寨村1200亩的猕猴桃长廊里,农户们忙碌地穿梭着,那一张张洋溢着丰收喜悦的笑脸,与金黄色的猕猴桃相互映衬,共同勾勒出一幅“丰”景这边独好的幸福画卷。
调研团队与农户面对面沟通、一对一交流,现场对接农户采摘人工、收购收储、冷库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需求问题,还特别询问了夏天冰雹灾害对今年收成的影响。农户们表示,农业保险及时进行了理赔,保住了大家今年增收的信心。
拥有近百亩猕猴桃的种植大户杨胜武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种桃最大的开销就是施肥,五次施肥次次需要一大笔钱。多亏了银行每次都提前安排好资金,服务细致、贴心!”
西峡县猕猴桃产业挂果面积达8.5万亩,产量8万吨,直接参与产业发展的人员达10万人,重点产区农民收入的70%以上来自猕猴桃产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西峡监管支局自挂牌以来,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全国生态有机猕猴桃第一县”的发展目标,着力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认真谋篇布局。该支局借助“行长进万企”活动,强化对全产业链金融支持力度,树立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题共答者形象。
同时,该支局牵头多次召开普惠金融专题工作推进会、行长(经理)座谈会,与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等多部门联动,建立“三项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动金融政策落地见效。
此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西峡监管支局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创新经营模式,依托“公司+基地+农户+信贷”模式,统筹推进猕猴桃订单生产、存储、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用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带动农民的稳定增收致富,助推当地走出一条“以农促工、以工哺农”的绿色产业发展新路子。根据西峡产业特色,量身定制“果贷通”“金农贷”等信贷产品,解决农户贷款难、贷款贵等难题,为农户增产致富提供支持。
截至目前,辖内金融机构共授信6359户、授信金额5.76亿元,用信金额2.46亿元,发放特色农业贷款6.5亿元,支持猕猴桃深加工企业32家、猕猴桃专业合作社19个。
(通讯员李玉魁、杜明瑶、郭荣鑫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