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9月09日 > 总第650期 > A6 > 新闻内容
邮储银行江西余干县支行 产业贷让种植户有后盾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郑长灵

【农村金融时报】

河湖交错、水网密布的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是赣东北地区著名的“鱼米之乡”,更是全国最大的芡实种植和加工基地,已有1200多年芡实种植历史。8月下旬,正值头茬芡实开采的“黄金季节”。随着头茬芡实正式开采,当地村民忙着采摘首季鲜果,抢先上市卖个好价钱。

从湖滨渔民用来“充饥”的零嘴,到远销国内外的特产,芡实不仅充实了余干乡民的“腰包”,也成就一道药食两用的独特美味。然而,受市场波动等影响,许多种植芡实的农户常为资金不足而发愁。

“今年,我还是相信邮储银行的产业贷,刚刚又贷了30万元。”望着池塘上片片即将收获的芡实,回想起去年与产业贷结下的缘分,余干县瑞洪镇芡实种植大户曹大海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感慨道。

去年5月份,因为手头资金短缺,已有10多年养殖芡实经验的曹大海曾几次动过“不干了”的念头,后来听朋友介绍邮储银行产业贷,他抱着试试的念头,找到邮储银行余干县支行客户经理。

该支行对于他的诉求高度重视,当天就上门调查经营情况和具体资金缺口,第二次就为曹大海发放30万元贷款。

今年年初,曹大海主动登门,向邮储银行余干县支行报喜:“有产业贷作后盾,我们家承包的200亩芡实真喜人,最高亩产达650斤,全年收益咋说也得有50多万元吧。”

从儿时与父亲一起采收芡实充饥,到成年后专业种植芡实,再到面临行业不景气时的坚持与努力,曹大海的成功是当地农民辛勤劳作和不懈追求的缩影。

“曹大海的‘致富故事’,是我们支行积极服务芡实产业的案例之一。”邮储银行余干县支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支行通过走访调研,及时对接客户和市场的资金需求,针对性出台“产业贷”新举措,用心用情做好“贴心服务”,赢得社会各界一致肯定。

截至目前,该支行“三农”贷款突破7亿元,在余干县共建立信用村348个,服务信用户6610户,覆盖全县20多个乡镇。

接下来,邮储银行余干县支行将持续瞄准产业需求,以助力产业链发展、加大资金精准投放为核心,帮助更多产业中下游农户跑出致富“加速度”。

(通讯员余鑫、涂亮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