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衍水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南平监管分局等部门制定印发《金融支持文旅融合发展“春风行动”工作方案》,重点推进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文旅配套设施、文旅融合精品项目、文旅融合消费等领域金融服务,推动“好风景”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有效助力南平构建“大武夷文化旅游圈”。
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南平市文旅贷款产业贷款余额97.29亿元,同比增长15.6%。
小生意服务大民生
“我们采用‘公路+’现金流组合模式获得农发行5亿元贷款资金,完成了‘251’环线‘星桐’路段提升改造工程,现在不仅道路通行能力提升了,彩虹路和月亮湾、三才峰等还成为了游览打卡新热点。”武夷山市大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要致富,先修路。“星桐”路的提升改造不仅带火了旅游,还带动周边茶叶、民宿、餐馆等小生意发展。为了让更多金融活水润泽“小生意”,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在全市深入推进“‘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及“整村授信”专项行动,引导涉农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创新“三茶贷”“文旅贷”等信贷产品,加大“三农”、小微个体工商户贷款投放力度,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实现武夷山国家公园周边127个村“整村授信”全覆盖,累计授信5.21万户,金额68.8亿元。
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随着南平市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生动实践不断在闽北大地涌现,闽越文化、朱子文化、建盏文化和红色文化成为人们旅游探寻的热门。
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文化领域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朱子文化、红色文化保护项目建设,针对建盏文化、茶文化等产业链上的小微经营主体,推出“文旅·盏易贷”“三茶贷”特色信贷产品,有效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解决资金需求。
在千年建州,理学名城建瓯,当地政府为了保护好、挖掘好、发展好历史文化“富矿”,通过文化撬动旅游消费,积极与农发行南平市分行对接,获得了3.4亿元政策性信贷资金,启动理学历史文化片区保护项目,打造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有力推进传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旅游旺季,街区接待游客达74万人次,有效带动周边商户经营发展。
“多亏了金融的助力和支持,建阳联社的‘文旅·盏易贷’放款速度快、精准直达,用于升级拉坯车间、展示厅,完善建盏文化体验馆,极大吸引了各地建盏爱好者来参观游玩,促进了建盏文化传播。”在建阳“柳溪堂”,其创始人、著名建盏制作大师刘金龙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上半年到“柳溪堂”体验建盏文化的外地客户达600多人次,在充分了解体验建盏文化后,部分旅客选择其柴窑生产的乌金釉、鹧鸪斑、蓝毫釉等建盏,作为回乡送给亲朋好友的伴手礼。
把“流量”转为“留量”
随着乡村旅游热度的增加,如何把“流量”转为“留量”,把一个个“头回客”变成“回头客”,金融助力必不可少。
在光泽县管密村,每年3月千亩梨花竞相开放,连片花海与乡村民居构成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赏花踏青。乡村旅游的兴旺也带动了当地民宿、农家乐等产业的发展。“我们获得光泽农信联社50万元的资金支持,在我最需要资金的时候他们主动上门,服务周到,放款又快,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梨源春色休闲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培春告诉记者。得益于金融的有效助力,黄培春的民宿不仅完成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还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文化内涵,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为激发乡村文旅活力,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从推进政策、资金、服务、科技、知识、人才等金融要素“六下乡”入手,印发《关于全力推进金融要素“六下乡” 创新支持南平乡村振兴的工作意见》,通过运用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民宿贷”“康养文旅贷”“古屋贷”等信贷产品,并统筹推进乡村金融助理、乡村金融联络员等各类“金融特派员”扎根农村。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11.63亿元,同比增长19.53%,其中支持民宿、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75户。
(通讯员雷志强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