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9月02日 > 总第649期 > A3 > 新闻内容
吉林省实现村镇银行全业务接入征信系统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年初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锚定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总目标,聚焦征信供给强化,在全国率先实现村镇银行全业务接入征信系统,提升了征信系统在吉林省内的覆盖面、服务力和普惠性。

“这对于其他地区完善征信体系、破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难点堵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将村镇银行全业务接入征信系统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借助数字技术提升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开展效率,增强村镇银行放贷意愿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

推动信贷业务扩面降本增效

据了解,接入征信系统后,村镇银行可以实现客户信用信息的标准化和数字化,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并可通过大数据模型分析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从而扩大信贷业务覆盖范围。与此同时,村镇银行接入征信系统后还可提供线上自行查询信用报告的渠道,实现从申请到放款全流程的“一站式”办理,放贷效率大幅提升。

在中国银行研究院银行业与综合经营团队主管邵科看来,将村镇银行全业务接入征信系统可以丰富农村客户的信用档案,全面提升银行识别风险、风险定价、管理风险、处置风险的能力,改善资产质量。同时,可以提升村镇银行精准授信、管理风险等能力,降低农村地区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等普惠群体的授信门槛,推动银行信贷业务进一步扩面、降本、增效。此外,还能强化农村地区各类经营主体的信用意识,引导客户关心信用记录、维护自身信用权益,营造重信用、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进一步降低系统性金融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银行机构外,吉林省接入征信系统的地方性法人机构还拓展到汽车金融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公积金管理中心等,数据覆盖面更广,信息更加全面、准确。

继续坚守“支农支小”定位

多年以来,秉承深耕“三农”、服务小微的经营理念,村镇银行在改善县域金融服务中发挥了较好作用。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截至2023年末,村镇银行数量为1636家。如今,作为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重点之一,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工作正加速进行。

在受访专家看来,下阶段,村镇银行应继续坚守“支农支小”定位,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邵科表示,首先,坚定战略定位,始终将“支农支小”作为立身之本、竞争力之源,把业务做深做透做实,真正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其次,进行产品创新,跟紧城乡融合发展、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兴起等趋势,及时设计推出具有本土特色的适配性更高的金融产品,满足农村居民的食住行游娱购、农业经营主体的购产销等场景的金融需求。再次,强化风险管理,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强化信用风险的全过程管理,构建高效实用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机制,高度关注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树立稳慎经营的良好形象,赢得客户信任,夯实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最后,加强业务合作,积极接入政府征信系统,丰富农村客户的信用档案,在监管允许的框架下与其他机构在资金、渠道、业务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村镇银行应不断完善内部治理,增强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差异化竞争力,同时需要围绕县域市场需求,紧扣客户偏好与痛点,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周茂华表示。

同时,积极运用数字科技手段进一步做好普惠金融服务,亦是村镇银行努力的方向。“村镇银行应不断拓展多元化的服务渠道体系,加快对便携式移动智能柜台配备的升级改造,提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数字化渠道的适配性,加大在重要农时对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力度,并依托数据库建设以及大数据技术,实时掌握农村客户的信贷数据、经营数据和信用数据,进行精准画像,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线上线下信贷产品。”邵科表示,村镇银行还应提升运营和风险管理效能,借助数字科技实现自动化程度更高、响应速度更快的普惠金融运营体系,提升智能信审比例,推动风险防控从“人防”“人控”向“技防”“智控”转变。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