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6月10日 > 总第637期 > B2 > 新闻内容
浙江嵊州农商银行 助力“小小枇杷”长成“致富果”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尹祝梨

【农村金融时报】

秋萌、冬花、春实、夏熟,枇杷备四时之气,被誉为“百果中的奇珍”,又因营养丰富,兼具药用价值,被称为“初夏第一果”。

时值六月,正是枇杷当鲜之时,在浙江嵊州市崇仁镇七八村,漫山枝头金果飘香,三十多亩枇杷陆续成熟。“这白枇杷口感比普通的枇杷好,皮薄、透白,清甜。”看着自家这三十多亩白沙枇杷,嵊州白沙枇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顺军眼里有光。“这十几亩的白枇杷都已经预定出去了,都是些熟客,市内外都有,今年收成不错”。

崇仁镇廿八村种植枇杷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崇仁岩下枇杷在嵊州也小有名气。虽然崇仁是嵊州枇杷产量最多的乡镇,但由于枇杷前期种植较长、易受天气影响等特点,没有形成种植规模。如何让“小小枇杷”成长为“致富果”?浙江农商银行系统辖内嵊州农商银行立足于本土,通过“盖房”“聚力”“铺路”三步曲,全面助力枇杷产业发展。

“枇杷”住上“新房”,银农联手育精品。杨柳迎霜败,枇杷隔岁花。由于白枇杷花期和初结果期正处于一年中最寒冷时节,室外低温直接导致枇杷产量大幅下降甚至颗粒无收。如何保花护果,解决寒冻问题,让“枇杷”住上“新房”刻不容缓。该行客户经理在走访时了解农户切实困难后,与农户共商解决之策,向枇杷种植大户陈顺军发放信用贷款15万元,用于白枇杷种植和大棚搭建。有了资金,陈顺军建起了标准连栋保温大棚,购置了暖风机,枇杷住上“新房”,用上“空调”不仅抗住了低温冻害,还实现了抢鲜上市。

“零星”聚成“火把”,产业协会共推进。崇仁镇白沙枇杷专业合作社一开始只吸引了10多户农户加入,农户各自零星种植,对大规模种植枇杷仍不看好,一方面没有技术,另一方面没有资金。嵊州农商银行作为当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农合联”)副理事单位,积极与农合联对接,针对枇杷种植户进行专项走访,建立枇杷种植户名册,摸清种植规模、主要困难及发展意向,采取“一户一策”利率定价加大对枇杷种植户的帮扶力度,并在崇仁农合联白沙枇杷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上,专项授信1000万元,用于支持枇杷产业发展,白沙枇杷产业协会的成立也将定期开展产业研讨和普惠金融宣讲,努力构建集技术推广、资金配套、品牌营销等一条龙服务体系,聚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推动种植白沙枇杷的农民兄弟共创共富。

“工坊”拓宽“销路”,携手共同奔富裕。目前,崇仁镇已有60多户农户加入产业协会,种植面积达到了500余亩,产量达50余万斤。“技术和资金现在都有了,现在关键是要打出崇仁白沙枇杷的名堂来。”陈顺军表示,“打出名堂、销路拓宽”成为了银农两家共同的目标。依托于崇仁古镇,白沙枇杷销售内外双向走俏。一方面,崇仁古镇带动了采摘游,另一方面,“上禾·共富工坊”利用线上引流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作为工坊独家合作银行,嵊州农商银行持续加强与上禾农业、村集体、枇杷种植大户等的对接联系,聚焦“共富”阵线上的每一个“点”,持续开展“共富专员”数字普惠大走访,进一步做好共富需求挖掘,从源头和销路双向入手,带动农产品销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