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3月18日 > 总第625期 > A8 > 新闻内容
农发行省分行行长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优势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孙金霞 李美丽 曹沛原

【农村金融时报】

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一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持续抓好 “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全国两会后,农发行各省(区、市)分行行长们纷纷表示,将根据《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聚焦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优势,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农发行北京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文武:

为首都“三农”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作出新贡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深入践行“支农为国、立行为民”使命,全力服务首都“三农”发展提供了方向,勾画了履职重点。农发行北京分行将全面贯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部署,动员全行凝心聚力、精进履职,倾力打造“专而精、优而强”的首都行,为北京地区“三农”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贡献。

一是保价稳供,全力保障首都粮食安全。立足北京粮食主销区、保障市场供给实际,及时足额满足中央和地方增储及轮换资金需求,切实增强首都粮食调控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支持首都“米袋子”“菜篮子”保价稳供和现代都市设施农业发展,重点支持首都冷链物流、农村流通重要节点等流通体系建设。

二是创新发展,围绕农村“三块地”改革做文章。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支持首都农村土地改革,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试点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重点,有效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多措并举推进安置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突出重点,全力支持“三大工程”。用好用足农发行差异化资金政策和机构优势,组建重点项目专班,分支行联动,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项目落地。

四是真抓实干,全力服务北京“百千工程”。认真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案例,聚焦京津冀一体化、首都城乡融合发展、灾后重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各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涉农重点工程项目,创新探索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北京“百千工程”新的路径,以实干实绩助力首都乡村振兴。

五是夯基固本,着力打造“管理强行”。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充分运用风险管理工具,加强内部评级和贷后管理;扎实推进“两基”建设,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管理,提升全行内控合规水平;充分发挥扁平化集约化管理优势,统筹业务骨干集中攻关重大项目,切实提升办贷质效。

农发行天津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杨德平:

全力服务天津

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农发行天津市分行将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六大领域”“四个银行”“五篇大文章”“三大工程”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城市行发展模式创新,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全力服务天津市“十项行动”落地,不断为实体经济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一是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二是全力服务农业现代化;三是全力服务农业农村建设;四是全力服务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五是全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农发行湖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季贺:

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

贡献政策性金融力量

2024年,农发行湖南省分行将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着力把服务乡村振兴融入湖南“三高四新”美好愿景一体谋划推进,聚焦支农“六大领域”,打造“四个银行”品牌形象,做好“五篇大文章”,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提供政策性金融保障。

一是突出守牢“两条底线”,助力“三农”兜底保稳。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大力支持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推动仓储设施项目贷款、粮食收购信用保证基金贷款、能源资源信贷业务、“竞拍贷”“小微智贷”供应链金融增量扩面,加大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支持力度。

二是突出履职重点领域,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履职重点领域。着力推动医疗、教育、托育等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推动城乡互联互通、融合发展。加大服务县域产业振兴力度,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支持全省农村公路“新三通”和“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助力城乡交通设施互通互联。全力以赴推进“三大工程”落地见效。

三是突出服务补齐短板,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将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补齐中国式现代化短板的关键一环。落实种业振兴“五大行动”要求,助力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千万工程”目标任务,全力服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四是突出绿色生态环保,助力美丽湖南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采煤沉陷区和矿山生态修复、农业面源和重金属等污染治理、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修复等重点领域。支持构建“四纵三横、一圈两带”现代化水网体系,助力各地智慧水利综合平台、灌区精准控灌工程、重点水利生态修复实验室等智慧水利平台建设,打造幸福河湖美生态。

农发行海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徐攀斌:

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乡村振兴

发挥更大力量

农发行海南省分行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积极发挥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紧紧围绕海南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四大主导产业,聚焦服务“六大领域”,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结合海南实际和职能定位做好“五篇大文章”,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一是全力服务粮食安全,全力保障政策性粮油储备、市场化收购资金供应,大力支持仓储设施建设。积极支持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助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抓住种子和土地两个要害,大力支持“南繁种业”“蓝色粮仓”等优质种质资源和种业全产业链发展,积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全力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四个不减”,引导全行信贷资源向脱贫地区和重点领域倾斜。继续做好定点帮扶和联系帮扶工作,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海南行动。

三是全力服务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聚焦热带果蔬、花卉等产业,因地制宜支持各市县特色产业发展,助力打造影响大、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海南知名热带农业品牌。

四是全力服务农业农村建设,大力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千万工程”重点领域,着力解决村容村貌提升、农房建设、农村污染治理等农民急难愁盼的问题。

五是全力服务海南自贸港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发挥农发行在支持自贸港重点园区上的先发优势、规模优势、经验优势,持续巩固提升支持重点园区建设成效。

六是全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挖掘海南生态领域的绿色发展资源和机遇,大力支持国储林项目建设,在业务范围内积极支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清洁能源岛和清洁能源汽车、禁塑、装配式建筑等六大标志性工程建设。推广应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模式),积极支持清洁能源业务,助力海南绿色发展。

农发行湖北省分行行长、党委书记陈志猛:

突出三大重点

全力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将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强化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聚焦“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做好“五篇大文章”,全力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具体将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毫不动摇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农发行湖北省分行今年将突出耕地和种子两个重点,全力支持粮棉油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立足湖北粮食大省的资源禀赋,积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食全产业链发展,紧密对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办行、主力军,全力守护“荆楚粮仓”。

二是精准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积极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围绕湖北十大农业产业链和八大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因地制宜支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乡村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支持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长江大保护的支持力度,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大力支持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着力支持农田水利等民生水利项目。

三是紧紧围绕共同富裕目标,大力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全力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大力支持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三大工程”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更好发挥主体和骨干作用,进一步找准找实湖北“强县工程”的切入点,全力服务湖北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力量。

农发行甘肃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张艳娟:

立足甘肃省情实际

靶向发力、精准施策

农发行甘肃省分行将立足甘肃省情实际,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全面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筑牢“三农”根基。

一是把强化支农报国作为履职根本。坚守政策性银行定位,紧扣农发行总行“六大领域”做好“粮水路地城业绿”七篇文章,因地制宜做好“五篇大文章”。

二是把提升服务质效作为首要目标。区域方面,聚焦全省58个脱贫县、23个国家级以及16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对标考核统筹抓好信贷投放。客户方面,平衡好客户层级、风险水平和贷款定价之间的关系,形成央企子公司、省属企业和市县企业之间梯次合理的客户结构。项目方面,围绕各地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清单抓好源头营销,强化在库项目动态监测,全程跟踪加快培育转化进度。办贷方面,用好“一般会商+一事一议会商”机制,加强前中后台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提高办贷质效。

三是把推动创新发展作为动力引擎。坚持在市场化法制化轨道上推进创新发展,把合规、发现、挖掘、整合现金流作为信贷模式创新的基本逻辑,在规则和制度约束下抓创新,严守业务边界。从甘肃资源禀赋和“三农”实际出发,打造具有甘肃农发行特色的“专精特新”支农品牌。

四是把防控金融风险作为永恒主题。坚持合规发展方面,高度关注监管动态及政策变化,坚决不触碰“三条红线”;优化防控机制方面,省行行领导包片下沉指导、各处室定期帮扶督导,成立重大风险管控专班,“一企一策”推进化解;提升防控质效方面,紧盯关键节点,做好监测、分析、预警、督导和通报,依法合规抓好清降化解,全力确保国家金融资产安全。

农发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龚志强:

为助力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

贡献政策性金融力量

农发行内蒙古分行将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立足自治区资源禀赋和战略部署,发扬“蒙古马精神”,以高质量履职成效助力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

全力支持建优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继续发挥好“粮食银行”压舱石作用,以“供应链金融+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为驱动,支持粮油全产业链发展。依托内蒙古土地资源优势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创新融资模式,争当高标准农田建设主办行。立足自治区特色农产品,积极支持优质农作物增产、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有机品牌建设,服务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全力支持建好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聚焦清洁能源建设,支持库布其、腾格里等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等建设项目。积极服务自治区“双碳”战略目标,大力支持绿色矿山、绿色园区建设项目。

全力支持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聚焦“三北”重点生态工程专项规划,支持打好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全力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湖两海”、湿地生态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做大做强“水利银行”品牌,支持水网骨干工程和农田水利等民生水利项目。持续助力农牧区人居环境改善,加快补齐农牧区群众“急难愁盼”等民生项目短板。

全力支持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支持一批补短板促振兴的重点项目,促进兴边富民特色产业发展。全力服务“三大工程”建设和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及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支持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企业。

全力支持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依托口岸和通道优势,以满洲里、二连浩特等口岸城市为重点,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口岸现代化建设的支持。围绕自贸区创建工程,积极探索支持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腹地园区建设。

此外,多措并举全力防控金融风险并持续深化和加强党的建设。

农发行贵州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花云:

扎根黔贵大地

续写支农报国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为农发行贵州省分行更好服务贵州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坚持不懈做好“五大篇文章”、服务“六大领域”、打造“四个银行”品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一是坚守本源,全力服务粮食能源安全。大力支持粮油“产购加销”全链条发展,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拓能源业务“蓝海”,积极支持煤炭、成品油等能源资源、战略物资储备,助力能源安全。聚焦“两藏”战略,突出耕地和种子两个要点,全力服务贵州260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提质改造,大力支持种业“育繁推服”并行发展。

二是突出重点,积极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参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大力支持贵州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加快支持一批具有标志性、示范性和带动作用的优质项目。统筹做好扩需求、防风险、促转型金融服务,助力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设。稳妥有序配合地方防范缓释化解债务风险,全力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是增强主动,精准赋能区域经济特色。聚焦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积极支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助力贵州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贵州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实际,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加大对人居环境整治、城乡融合发展、绿色转型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快推进贵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农发行青海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万正祥:

以高质量金融服务

助力现代化新青海建设

农发行青海省分行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认真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

一是坚守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坚持以服务乡村振兴统揽信贷支农工作,深耕“三农”为主业;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强化政策性金融服务,助力解决“三农”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紧紧围绕青海省委省政府“建设六个现代化新青海”的整体规划和“八个聚焦”的工作部署,结合资源禀赋和“三农”实际需求,加大对全省乡村振兴和“三农”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二是突出支农履职重点。全力服务粮食安全和“两藏”战略,积极支持马铃薯、油料、蚕豆、青稞等特色粮食产业发展。全力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青海42个脱贫县精准帮扶力度,做好定点帮扶、消费帮扶、东西部协作、“万企兴万村”等专项工作。全力服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围绕高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五年行动,积极支持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路网建设。全力服务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围绕“两核一轴一高地”区域总体布局和“一群两区多点”城镇化空间体系,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突出支持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三是创新探索做好“五篇大文章”。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聚焦青海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支持牦牛、藏羊、农作物良种繁育技术创新、种业基地建设和全产业链发展;全力发展绿色金融,围绕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聚焦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等六大绿色产业,做好“绿色金融”文章;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结合产业“四地”建设,择优支持青稞、牦牛、藏羊、藏毯等特色产业发展;围绕青海省“银发经济”、数字经济、大数据产业等发展规划,探索发展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