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12月04日 > 总第611期 > A2 > 新闻内容
国家开发银行在苏州发放全国首批数字人民币助学贷款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李美丽

【农村金融时报】

日前,国家开发银行在苏州成功实现全国首批数字人民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与代理结算机构合作向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和常熟理工学院的13名学生发放助学贷款18.6万元。

本次发放实现了银行、学生、高校基于贷款结算场景的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应用,从贷款发放到学生学费缴纳,全程以数字人民币形式流通结算。这是数字人民币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喜人成果,也是助推普惠金融和数字金融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据介绍,数字人民币具有便捷性高、安全性强等特点,在全场景支付、保障用户隐私等方面优势突出。苏州市是全国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之一。

今年上半年,开发银行苏州分行联合苏州市教育局、代理结算机构,就数字人民币推广应用对苏州高校进行调研走访。调研发现,苏州高校已构建起成熟的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学生们对数字人民币具有较高接受度。基于此,开发银行苏州分行面向在苏州高校就读的首次贷款学生开展数字人民币生源地助学贷款试点工作。

“通过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功能,助学贷款发放后可保障优先用于缴纳学费和住宿费。”苏州大学学工部的顾老师表示:“参加此次试点工作,高校只需要在系统中维护一下对公数字人民币钱包信息即可,工作流程和以往助学贷款发放几乎一致,同样保证了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可以说是一次方便的‘无痛切换’尝试。”

作为试点高校之一,苏州大学目前已实现校园内各类场景数字人民币功能全覆盖,师生可便捷完成数字人民币钱包申办、取现、消费、报销、缴费等一系列操作。

“数字人民币使用便利,能够跨平台通用,可节约提现手续费,且在手机没电、没网等情况下也能使用,非常方便。”收到助学贷款的苏州大学陈同学表示。

“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和多场景应用,提高了零售支付便捷性、安全性和防伪水平,有力助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苏州大学商学院院长冯博认为,数字人民币的“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原则,通过法律保护个人信息与隐私安全,使消费者的身份信息、支付偏好等数据得到有效保护。数字人民币助学贷款的发放,还将有利于向在校学生普及金融安全知识,帮助他们远离不良网络借贷等陷阱。

据悉,国家开发银行是我国助学贷款主要承办银行,开发银行苏州分行是苏州地区唯一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截至目前,开发银行苏州分行已累计向苏州生源地学生发放助学贷款3285.5万元,帮助苏州地区236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了大学梦。

“接下来,开发银行将联合高校继续做好数字人民币在助学贷款场景的应用推广工作,探索进一步扩大支持力度和范围,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