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松 通讯员 李佳
【农村金融时报】
——建行河南省分行“富农产业贷”助力乡村振兴
暮秋,正是山药成熟上市的季节。河南焦作温县岳村乡韩郭作村的张采红第三次开着面包车,带领着建行温县支行客户经理王梦园驶向自家农田。
今年已经是张采红种植垆土山药的第8个年头了。她家的154亩山药地里,如今到处是工人们穿梭的身影。挖沟、刨土、“起”山药……裹着新鲜泥土的山药被采挖出来,整齐地摆放在沟垄边。
张采红带着《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和王梦园来到垆土地里,边走边说:“‘干了是铁蛋,湿了像泥蛋’,这时候的山药品质最好,需要抓紧采。要拆了架子再人工摘,光这采摘费就要好多钱。”
《神农本草经》记载: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怀庆府就是现在的河南焦作。据悉,每年霜降后,怀山药叶开始枯萎,营养成分回归根部,药性开始体现。
张采红告诉记者,山药是一种垂直生长的作物,采摘格外需要技巧。如果是人工采收,需要先挖出约1米深的坑,再根据山药根茎和须根的生长习性,四侧取土、铲掉根须,才能将山药完整拔出。加之山药不能在同一块地一年里反复种植,需要间隔八年以上的轮种期,所以山药种植就要从选地、种苗、整地、种植、收获、采摘、挑选、包装、物流等方方面面考虑成本。
上次到访,王梦园收集了张采红的租地协议,与村委、村民再次核实这片土地的种植属性,跟进山药的收获情况。回到支行以后,随即开始着手准备“山药贷”的审批资料。没几天,张采红就收到了这笔50万元的“富农产业贷——山药贷”。
“‘富农产业贷——山药贷’是将农户种植规模、农险、销售等数据引入模型的纯信用数字化智能授信,不需要抵押和担保就可以进行发放。”王梦园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据介绍,“富农产业贷”是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部署,从中央层面联合推进的重点金融创新项目。
作为河南省内唯一承接该项目的金融机构,建行河南省分行主动对接当地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围绕“一县一业”“一乡(镇)一特”“一村一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充分考虑当地农产品特色、农户需求,选出来辖内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销售、加工等业务的小微企业或农户,有针对性地推出“山药贷”“红薯贷”“蜜桃贷”等省内特色农产品专属贷款,通过线上模式、信用审批,将“金融活水”送到田间地头。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建行河南省分行“富农产业贷”已覆盖全省55个产业,涵盖主粮(小麦、玉米、水稻)、辣椒、红薯、茶叶、羊肚菌、葡萄、韭菜等产业,支持农户3838户,提供信贷支持10.97亿元。在中原大地,建行河南省分行正通过银政融合、科技赋能和试点先行让河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及地方特色的资源成功从“沉睡”中“苏醒”,化“土”为“品”,变成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特色禀赋。
温县韩郭作村的农民正打包运输采挖的山药 王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