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内蒙古正蓝旗联社 为抗旱救灾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本报讯 记者田耿文报道 入夏以来,受持续性高温天气及降水偏少影响,内蒙古正蓝旗大部分地区草场墒情持续下滑,禁牧结束后现有草场无法满足养殖需求,随着饲草料价格高涨,饲养成本加大,牲畜急需转场饲养。
针对干旱天气对农牧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正蓝旗联社积极行动、快速推进,于今年5月份推出“惠牧转场贷”专项信贷产品,解决租赁及承包草场、在外地草场寄养牲畜需要资金等需求。同时,依托全旗“16个营业网点+30台自助设备+121个助农金融服务点+6个农信驿站+2048户扫码收单商户+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线上线下金融服务体系,组织网点提供专属服务、开辟绿色通道,进园入企,摸排问需、纾困解难。截至6月末,该联社累计发放涉农涉牧贷款26.25亿元,“惠牧转场贷”490余万元,惠及农牧户228户,目前还在投放当中。
湖北房县农商银行 发放全县首笔“活体牲畜抵押贷”
本报讯 记者曹沛原 通讯员叶伟 程冲报道 “养殖的牲畜也能抵押,农商银行的这笔贷款,减轻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也为扩建养殖基地奠定了基础。”近日,湖北房县冯家坡冬升禽畜养殖场法人代表杨某,拿到房县农商银行发放的首笔“活体牲畜抵押贷”后,言语中满是欢喜。
房县冯家坡冬升禽畜养殖场成立于2021年,养殖场主要饲养猪和牛等牲畜。今年该养殖场计划扩建养殖基地,由于周转资金短缺,扩建项目进入停摆期。近日,该行青峰支行工作人员上门对接时,以该养殖场的牲畜为抵押,为该养殖场量身定制30万元的“活体牲畜抵押贷”。同时,通过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了活体牲畜抵押登记,切实保障了活体牲畜抵押的法律效力。
江苏海门农商银行 发放首笔10万元线上消费类贷款
本报讯 记者郝飞 通讯员张沈妙 韩培培报道 日前,江苏海门的管女士通过线上方式向海门农商银行申请了一笔10万元消费类贷款,这是该行普惠展业平台成功试点上线后的首笔贷款。
普惠展业平台是江苏省联社新推出的集融合营销、信贷和风控一体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作为省联社三家试点单位之一,该行高度重视,选取营业部、通源支行、微贷中心进行试点,充分保证工作高质量开展。该行通过普惠展业平台发放贷款,普惠展业平台可以实现客户全流程线上办抵押、线上签合同、线上放款,免除了客户办理贷款业务的奔波,真正实现了无纸化、移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海门农商银行将抓住普惠展业平台试点上线契机,做好客户经理培训,强化营销服务支撑,提升客户的金融服务获得感,为普惠展业平台的推广应用提供“海门经验”。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 “政采贷”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本报讯 记者曹沛原 通讯员樊孝军 付玲玲报道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政采贷’真好,仅靠合同就能贷款,利率不高,放款还快。”近日,湖北揽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李总在成功办理150万元“政采贷”贷款后连连称赞。
湖北揽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从事土木工程建筑业为主,今年4月下旬,因中标沙洋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缺乏流动资金。该行开发区支行结合政府采购中标情况了解到该企业的融资需求后,主动上门对接宣传,通过“政采贷”产品,全线上操作,在3个工作日内为客户成功办理150万元贷款,解其资金难题。
据了解,“政采贷”是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中小微企业,在获得政府采购中标通知书后,向农商银行提出申请,农商银行依据政府采购中标通知书和已签订的政府采购合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一种融资产品。截至目前,该行已为两家企业发放“政采贷”3笔430万元。
吉林长春发展农商银行 大力推进“整村授信”
本报讯 记者田耿文 通讯员冷雪松报道 年初以来,长春发展农商银行紧抓整村授信营销契机,积极构建农村信用体系,努力提供优质高效农贷服务,截至6月末,“整村授信”线上放款余额9540万元。
该行制定“时间表”,画好“路线图”,明确每个步骤责任和要求,已完成141个行政村对接,授信覆盖面100%。同时,该行发挥人熟地熟优势,目前共开展场景化营销活动69场,受众5万余人。同时,该行打造优质金融服务,已完成农户信息采集8.76万户,预授信金额14.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