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徐剡玲
【农村金融时报】
“有了家乡银行的200万元贷款支持,这下新工程有望了!”面对远道而来办理贷款的浙江嵊州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国海建材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何海刚连连道谢。
何海刚是浙江嵊州人,在西安成立了一家建材销售公司。作为一名在外乡贤,何海刚始终心系家乡发展,经过此次贷款一事,他被老家银行“千里送贷”的热情服务感动,打算今年就将公司业务逐渐挪回家乡。
为进一步汇集乡贤力量,近年来,在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和当地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嵊州农商银行以乡情为纽带,通过创新“1+2+3”金融“专列”服务,不断推动乡贤“回归”。截至6月底,该行累计为乡贤客群提供授信金额超过5亿元,外出乡贤回归存款1.2亿元。
建立一个动态“信息库”。为充分掌握乡贤资源,该行以“线上摸排+线下走访”结合的形式,全面摸排乡贤客群信息,根据乡贤的籍贯、行业、经营地等分类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组织16家支行成立外出乡贤服务团队,赴上海、天津、广州等多地开展普惠金融万里行外拓服务活动,将乡贤客户请进“本土银行”。
开设两条融资“快车道”。融资问题是乡贤返乡创业遇到的共性问题,为解决其后顾之忧,该行开展“专项产品、专属利率、专享优惠”融资支持计划,专列10亿元信贷资金,大力推广“越美·乡贤贷”,全方位满足乡贤融资需求;与此同时,配套开设“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绿色融资通道,对符合条件的乡贤客户,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提高融资服务效率。自“乡贤贷”推出以来,该行已累计为64名乡贤发放贷款1.8亿元,利率优惠金额达200万元。
搭建三级联动“亲情网”。为全面强化服务保障,该行通过银政、银会、银企三层合作,织密一张乡贤亲情服务网,搭建乡贤“回归”大平台。在银政方面,该行深度参与嵊州市“请进来”招商系列活动,联合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等力量,积极搭建联络平台,助力引进乡贤回归项目;在银会方面,该行深入对接北京、上海、南京等13个异地商会,累计向各商会授信10亿元,推行驻点服务,精准高效解决金融需求;在银企方面,该行常态化举办银企座谈会,邀请在外乡贤“回家”,进一步增强乡贤回报家乡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