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7月17日 > 总第592期 > A3 > 新闻内容
夏粮收购进行时 各银行分类施策助力颗粒归仓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田耿文

【农村金融时报】

眼下,夏粮旺季收购已进入集中上量阶段。抓好夏粮收购是保障粮食稳定安全供给、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举措,更是维护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现实需要。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夏粮收购工作。今年4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6部门就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夏季粮油收购工作的通知》,要求扎实做好今年小麦、早籼稻、油菜籽等夏季粮油收购工作,确保夏粮收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特别强调“政策性收购资金要及时足额供应,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先期拿出1100亿元信贷资金用于今年夏粮收购,后期将根据需要随时增加,按照保收储、增供给、当主导、防风险的总体要求,确保夏收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农发行还要求加大夏粮收购贷款的投放力度,提升信贷服务质效,确保资金供应不断档、不掉链。

山东是夏粮主产省,为做好金融支持夏粮收购工作,辖内各金融部门坚持提早谋划部署、加大信贷投放、优化服务机制,确保“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据悉,山东全省准备收购资金344亿元,省市县三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稳定运行,规模5.9亿元,可为粮食企业放贷50亿元左右,为售粮农民“粮出手,钱到手”提供有力保障。

比如,邮储银行烟台市分行及辖内分支机构依托资源禀赋及区位特点,发挥优势资源,结合夏收资金“短、频、急”特点,创新推出特色行业流水贷业务,为粮食收购企业及时解决资金难题,支持粮食收购有序开展。

数据显示,截至7月5日,山东省共收购新小麦422万吨,同比增加5万吨。其中,国有企业收购143万吨,同比增加6万吨。全省小麦收购价格(中等)为1.39元/斤。

在陕西省,今年夏粮收购期间,全省准备仓容27.5亿公斤,设立收购网点821个,协调农发行陕西省分行落实37亿元信贷资金,全力保障市场化收购需要。

陕西省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还持续强化小麦市场监测预警及分析研判,引导各类粮食收购主体积极入市开展市场化收购,要求粮食收购企业严格执行“随行就市、敞开收购、以质论价、优质优价”收购政策,确保农民售粮舒心顺心放心。截至7月5日,陕西全省累计收购2023年新产小麦49.19万吨。

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部分省市遭遇“烂场雨”,对夏收造成一定影响。为此,各相关部门迅速调整对策以积极应对。

河南省粮食和储备局近日召开全省夏粮收购工作调度会,要求各地分类施策、敞开收购农民交售的受损小麦,坚决维护种粮农民基本利益。陕西省制定出台不达标小麦托底收购工作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农民种粮利益,严防超标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切实守住“种粮卖得出”和食品安全底线。

为切实维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还要求各地严格执法监管,严肃查处压级压价、“转圈粮”“打白条”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粮食收购市场秩序平稳有序。

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化收购依然是今年夏粮市场的主基调,预计小麦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不大。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500亿斤左右,完成预计旺季收购量四成以上。目前,小麦市场较为活跃,价格稳中有涨,南方早稻收储也做好了相应准备。

“今年新麦上市以来,相较于往年,收购进度总体上偏慢,农户存在惜售心理。”河南郑州的一位常年从事粮食交易的贸易商王先生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其主要原因是市场预期存粮后期收益会更高,农户和部分企业认为小麦价格在短期内还有上涨空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