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7月17日 > 总第592期 > A3 > 新闻内容
农发行山东省分行 多途径满足夏粮收购资金需求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田耿文 陈磊

【农村金融时报】

进入7月中旬,山东省夏粮收购工作已完成大部分工作。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山东省分行积极对接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粮食收储行业等多种客户的资金周转需求,提供多样化资金解决方案,以金融力量助力夏粮颗粒归仓。

提前谋划尽早行动

投放夏粮收购资金74亿元

在德州市直属粮库有限公司,来自宁津县的粮庄企业负责人王书林正紧盯着粮食入库。他介绍:“今年粮库对他们的回款非常快,一般在卸车当天,24小时之内就收到货款了。”

中央储备粮德州直属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双表示,高峰期粮库每天可收粮超过4000吨,“所有粮款都及时足额发放到了农户手中,真正实现‘粮出手钱到手’。”

在这背后是农发行山东省分行各机构尽早准备、提前谋划的成果。农发行德州市分行直营业务部高级副主管赵健介绍,为确保售粮农民“粮出手钱到手”,农发行开辟绿色通道,开通7×24小时电子支付渠道,优化结算手段,加快办贷进程,切实做到“仓等粮钱等粮”,保护售粮农民利益,确保资金供应不断档。

针对夏粮收购过程中所需资金“短、频、急”的特点,农发行山东省分行筹措300亿元信贷资金,专项用于夏粮收购。

农发行山东省分行还对夏粮收购资金融资实行优惠利率,对夏粮市场化收购企业,贷款利率首年可优惠20BP,其中对夏粮收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首年优惠幅度可降至80BP。

截至目前,全省农发行系统已投放夏粮收购信贷资金共计74亿元。

提高审批放贷效率

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

“针对农民种粮全链条,我们都可以提供服务。”在德州市齐河县,作为专注于为合作社、种粮大户以及农民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专业机构,齐源集团下属企业齐源绿季公司总经理李德勇介绍,产前,企业可以提供农资购买、良种引进方面的服务;产中,可以协助进行育苗、机播机种机收、灌溉排水、疫病防疫等工作;产后,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运输、仓储等工作。目前,齐源绿季共实现社会化服务面积约15万亩。

据了解,齐源集团投资5亿元,在全县15个乡镇(街道)建设16处粮食烘干仓储项目及其配套设施,总收储量达到19万吨,日烘干能力达到1.08万吨,粮食烘干仓储项目的投产使用,大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巨大的前期投入,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

“我们有16处粮仓,为了实现粮食更长时间储存,在齐河全县配备了仓储烘干设备,再加上土建设备,资金缺口较大。”李德勇介绍,而此时,农发行齐河县支行积极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仓储项目快速落地并完工。

“先期,我们为企业授信5.1亿元,并提高审批和放贷效率,助其实现齐河15个乡镇仓储全覆盖。”农发行齐河县支行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发放贷款4.4亿元,支持齐源集团项目建设,并在此次夏收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位工作人员还表示,农发行可以为企业提供额度更大、还款期限更长、实际成本更低的贷款,此次提供给齐源绿季的贷款还款时限为10年期,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定价,真正实现了让利实体经济。

金融支持农业全流程社会化服务,是农发行山东省分行在支持夏收方面的最新探索。在夏粮生产环节,依托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支持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依托农业科技贷款,支持高端农机装备、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运用等。在粮食流通环节,依托粮食收购调销贷款,支持夏粮市场化收购,促进粮棉油及其他重要涉农产品流通和产销衔接;依托仓储物流贷款,支持提高仓储设施智慧化建设水平,推进储备仓库科技化提升,保障粮食储存安全。在粮食生产加工环节,通过粮油购销流动资金贷款,支持粮食加工企业探索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提高粮食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优化产能结构。

创新贷款服务模式

助力打造粮食全产业链

山东滨州黄河三角洲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是滨州农产品加工业链条上的重要企业,负责收纳粮食,进行处理后再转售给中裕等企业。为支持企业发展,去年,由滨州市粮食和储备局、财政局、农业发展银行三方联合建立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采用政府财政支持和企业自筹资金方式,以“政府信用”撬动银行信贷,专项用于粮食收储企业的粮食收购。市财政局和参与基金的粮食收储企业按照1:4的比例共同出资5000万元,存缴于农业发展银行基金专户。

今年,滨州市粮食收购信用保证基金总规模由原来的5000万元扩大至1亿元。为做好金融服务,农发行滨州市分行加强信贷支持,提前审批“信用保证基金”模式市场化收购贷款8亿元,同比增加4亿元,助力粮食市场化收购。同时,针对滨州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及“链主企业”,该分行探索“产业链”“供应链”融资模式,积极支持购销贸易企业与龙头加工企业的产销对接,助力产业链条做大做强。

针对不同市场主体、不同经营模式、产业链上不同环节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山东省分行积极创新信贷模式,助力形成主体多元、渠道多样、优粮优价的市场化收购新格局。

近年来,农发行山东省分行创新推广“信保基金增信贷”,由地方政府出资主导,参与企业按比例认缴,农发行按照企业出资的10倍至15倍扩大授信,在山东省内形成政银企联合支持粮食收购的政策合力。去年粮食信用保证基金实现省市县“三级共建”,省内全年累计发放基金模式下贷款36亿元,占市场化收购贷款投放量的50%以上。

截至目前,山东省分行支持基金规模共计4.9亿元,参与企业79家,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基金模式下贷款5亿元,夏收期间有更多粮食收购企业积极参与到该模式中,粮食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此外,农发行山东省分行还不断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新模式,推出“产业融合搭桥贷”等产品,依托自主研发的“粮食产销对接专项营销服务平台”,为省内企业外购、外销业务牵线搭桥,提供融资、融智服务。今年以来对接服务51家核心企业夏粮购销需求109万吨,推动22家核心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意向购销需求57.1万吨,意向交易金额14.1亿元。

农发行山东省分行还大力推广定购贷、仓单贷、竞拍贷、周转贷、循环贷等模式,因地因企制宜创新信贷支持方案和支持模式,满足各类收储企业业务经营需要。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