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农村金融时报】
——访浙江文成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滋存
实现共同富裕,主战场在“三农”,农商银行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主要服务对象也在“三农”。浙江省文成县作为浙江山区26县之一,当地产业主要以农业、旅游业为主,县里多数农户外出经商创业,劳务输出现象普遍,尤其出国经商务工。同时,文成县还是浙江省两个侨乡县之一。
在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文成农商银行如何发挥自身力量,助推共同富裕?带着这些疑问,《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近日专访了文成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滋存,请他来分享一些经验和做法,为县域农商银行支持共同富裕打开一些新的思路。
记者:贵行制定了怎样的发展战略来支持当地共同富裕?
李滋存:我行立足文成县域实际,强化“三农”领域精准扶持,推动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全面助力文成县打造共同富裕山区样板。
一是实施“强村富民”战略。设置专项贷款资金,精准支持村级集体发起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发展民宿、农家乐、土地整治等活动,以及村级集体参与的抱团增收项目,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二是实施“普惠金融”战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构建专项产品、专项资金、专业队伍等“三专”服务体系,圆好群众“安居梦”。深耕网格,推进实施整村授信工程。优化服务格局,强化边远山区服务覆盖,全面推进全方位成体系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建设。
三是实施“生态乡村”战略。加大“侨家乐”品牌民宿支持,助推文旅配套产业发展。支持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产业,积极创新“三农”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记者:贵行在支持当地共同富裕方面有哪些特色和创新?可否举例谈一谈?
李滋存:我行选派了118名红色先锋深入到17个乡镇、244个村居,担任共富金融专员,并制定了“6553”的工作机制,规范基本动作、鼓励特色自选、引导标杆示范。
深入开展“共享社·幸福里”建设,联动县内20余个成员单位,打造“诚意·幸福”丰收驿站旗舰店,构建幸福联盟体,聚焦“一老一少一特”,推行“错时+延时”点单式服务,倾力打造“幸福文成人之家”;并在全县14个小区、2个社区、23个村居助力打造文成“共享社·幸福里”普惠版。
全面推进数字普惠生态体系打造,以“红色共富贷”产品为核心,推出“新农指数”数智贷款,升级“杨梅乐”“茶农乐”“糯米山药贷”等专业服务农林牧渔产业产品,并不断丰富浙里贷、普惠贷等线上渠道,打造我行共富产品体系。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共富工坊”建设力度,专设5亿元信贷资金规模,推出专属信贷产品“共富工坊”贷。
同时,不断优化物理网点、自助银行、丰收驿站等布局,金融服务覆盖桂山、周山、铜铃山等偏远山区,形成全县普惠金融网格地图。为助力山区26县发展,我行结合文成地方经济特点,找准金融助力共同富裕切入点,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及产业链上农户信贷支持力度。
温州市天顶湖生态农庄始创于2013年10月,创立初期主要从事绿化、苗圃等小项目。多年来,在我行信贷支持下,该农庄成为文成县重要的农业龙头企业之一。在充分考量农庄发展建设资金需求及天顶湖经营用地来自周边农户流转等情况后,我行对金融服务方案进行再升级。一方面,将原有对农庄的30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提升至800万元,同时利率下调50个BP。 另一方面,为土地流转给农庄的农户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服务力度。此外,我行还对因边际效应发展起来的50多家农家乐、近500名经营者提供近1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助力农业产业链发展,实现农庄、农户、农家乐共奔致富路。
记者:文成是浙江第二大侨乡,贵行如何发挥侨胞力量支持共富?
李滋存:文成有近17万的侨胞分布在世界各地。我行坚持“以侨胞为本、为侨胞服务”宗旨,以“侨”为桥,多措并举打通为侨胞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广大归侨侨眷的“金融之家”。
一是为侨胞解忧,线下推广数字服务。组建“为侨服务工作站”,构建分工明确、组织有力的涉侨服务网络,助力“浙里办”“为侨全球通”服务面拓宽,打造成侨乡服务窗口和便民阵地。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常规业务方便办理、侨务服务专业咨询、涉侨事务就近受理等服务内容。
二是为侨胞暖心,代侨胞办事解难纾困。统筹梳理困难归侨侨眷、空巢老人信息台账,并形成重点服务帮扶对象清单。通过设置“小侨热线”服务专线电话,组建“小侨义工队”、建立为侨胞服务微信联络群等方式,拓宽联系渠道,及时精准对接需求,开展纾困帮扶工作。
三是为侨胞融资,专案强化资金支持。通过广泛收集侨胞侨眷信息资料,深入了解个人信用状况,深化为侨胞侨眷、为华侨经济服务职能,推出侨易贷、侨信贷等信贷产品,给予归国侨商创业创新提供低息贷款支持。
记者:我们了解到,贵行布设了“共享洗衣坊”,请您介绍下是基于什么背景而布设的?对共同富裕有哪些意义?
李滋存:文成县地处浙南山区,各乡镇、村居较为散落,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经商务工,老人长期空巢、独居情况较为普遍。在工作调研走访中,我们发现山区老人、高龄老人存在大件衣物洗晒不便、厚重被褥无力清洗的问题。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我行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工作,聚焦服务“一老一小一特”群体,由县委组织部牵头领导和各乡镇的共同推进,在全县28个村社投放洗衣机和烘干机等设备,实现全县17个乡镇全覆盖。
同时,我们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共富专员等力量,形成“邻里互助+志愿下沉”服务格局,定期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取衣、免费清洗、烘干晾晒、限时送回”的全流程服务。与此同时,我行共富专员以“共享洗衣房”为支点,延伸金融知识宣讲、农户增收帮扶、辖内乡村服务等服务内容,构建“暖心·乡村”品牌志愿服务。
记者:接下来,您认为贵行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来支持共同富裕?
李滋存:深耕“农”字文章。持续支持“三农”发展,围绕文成大健康全产业生态,紧贴康养文旅业、经开区、飞地消薄、特色生态农业发展, 迭代升级金融服务,加大资金供给。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主动对接文成县绿色低碳项目,支持盘活生态资源。
融合“侨”字文章。聚焦华侨办事、投资创业、为侨胞服务等,积极融入为华侨服务“全球通”平台迭代升级,金融大力支持好乡村侨舍(侨家乐2.0)民宿创业平台以及华侨康养综合服务平台等,聚焦侨资、侨智、侨业回归,满足华侨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
持续融入村居治理。迭代升级民生“十”事,深化“双下沉、两走进”行动,持续推进“共富工坊”破解农户就业难题,推进“邻里食堂”破解独居老人吃饭难题,推进“共享洗衣房”破解高龄群体洗衣难题,推进“数字管家”破解山区老年群体照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