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松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河南漯河银保监分局牢牢把握“三农”领域的新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督促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强化乡村振兴金融供给,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金融动力。
“我的养殖场原先有100多头牛,之前因为贷款难,无法扩大经营。我们办理‘智慧畜牧贷’后,第一笔就贷款60万元,规模扩大到600头牛。现在第二笔贷款马上要下来了,预计年底能突破1000头牛的养殖规模。”在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李集镇郭东村一养殖场,该养殖场负责人郭晓瑞兴致勃勃地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
为进一步提高辖内农户和企业融资可得性,漯河银保监分局推动银行机构优化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强化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根据不同种类动产和权利融资的业务特点,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如农行推出的“智慧畜牧”产品,就是以“物联网监管+动产抵押”的全新金融服务模式,实现活畜抵押的可抵可控,在为养殖户提供低成本信贷资金的同时,搭建了智慧养殖、智慧放牧数字平台,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突破。
“我们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智慧畜牧’信贷产品,运用智能耳标与蓝牙网关等物联网科技手段,为每头活牛资产提供唯一数字身份识别码,实现一牛一码,通过‘银行信贷+肉牛活体+数码身份’风险控制的全新金融服务模式,变‘活体牛’为‘数字牛’‘资产牛’,助力畜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农行漯河分行工作人员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说。
漯河银保监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分局将始终牢牢抓住助力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全力支持龙头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支持农业大户、农资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引金融活水不断注入田间阡陌,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郾城区李集镇郭东村树远顺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