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发刊日期:2023年03月13日 > 总第575期 > A8 > 新闻内容
都昌农商银行 着力打造“四有”银行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高亮

【农村金融时报】

江西都昌农商银行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围绕省联社“党建领行、质量立行、合规守行、特色办行、科技兴行、人才强行、服务暖行、从严治行”决策部署,着力打造“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有美誉”的好银行,当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地方金融的排头兵、普惠金融的领跑者。

该行实行“限时办结、客户监督、专属服务”机制,对于当场办理业务的,必须现场1个工作日内办结。线上办理渠道,客户通过手机银行、e百福、微信公众号、云服务专属二维码四个线上渠道提交申请,客户经理收到客户申请信息提示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贷款审查审批;线下办理渠道,贷款额度30万元以下的,2个工作日内完成贷款审查审批,贷款额度在30万元-100万元范围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贷款审查审批,100万元以上的,5个工作日内完成贷款审查审批。

同时,该行积极建立乡村振兴和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在辖内行政村(街道社区)全面开展“整村授信+网格营销”活动,积极探索运用科技手段。对辖内居民、农户、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客群“一码通”开展精准准入、营销、授信,用好、用活、用透普惠金融信贷政策,对辖内客群开展线上线下集中批量开发。针对乡镇网点,按照先易后难原则,选择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村民诚信度较高、村干部团结、登记在册户数较多、支持并配合农商银行工作的行政村开展有效推广;针对城区网点,通过“对接、建档、精准、巩固”四个阶段开展“网格营销”,以党建联建、网格四扫、政策宣传、收集信息、批量获客为抓手,常态化推进“支农支小支微”工作。

该行从行业特点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出台乡村振兴“整村授信”工作方案,明确“整村授信”工作目标任务、操作流程及完成时间、管理推动、协同推进、保障措施要求;抽调懂业务、肯钻研、愿吃苦年轻客户经理组建“普惠专班”,每日深入支行实地开展工作辅导,根据工作进度及时梳理问题堵点和解决方案,及时提炼总结工作经验,有效提高乡村振兴“整村授信”工作的精准性、协调性和有效性。截至2022年末,25个乡村振兴“整村授信”试点行政村累计授信5132户,授信金额4.34亿元,累计用信3129户,用信金额2.83亿元。

同时,以党建为切入点,做好与各级党政部门党建联建工作,与238个党组织签署联建共建战略合作协议,深入开展党建交流、党员学习、业务融合等主题活动,有效促进金融服务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发展,实现良性循环格局。

该行谋划推动贷款客户三年倍增计划,创新推出百福·诚易贷、应收账款质押贷、应收账款池质押融资贷款等产品。截至2022年末,信贷客户数达4.64万户,用一年半时间实现客户数翻番;累计发放“百福·诚易贷”180笔,金额1807万元;累计发放“百福·招商贷”15户,金额8030万元,多样化信贷产品促进金融产品覆盖面不断提升。

同时,该行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产业优先、绿色发展、团结实干、快速崛起”的发展战略,制定实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金融服务方案、助力稳住经济大盘的若干措施,与县政府签订“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十四五”期间向都昌县内企业及个人提供总额不低于6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支持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辖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资金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截至2022年末,该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70亿元,个体工商户贷款4603户,余额14.13亿元,实现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两增两控”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