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3月13日 > 总第575期 > A5 > 新闻内容
山东省济宁市加大投放创业担保贷款 “贷”动创业稳就业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王丹

【农村金融时报】

“要是没有这笔创业担保贷款,我们的经营就要出现大问题了。”看到企业账户上实时到账的240万元,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某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激动地说。该公司是一家经营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和人力资源培训的企业,此前,经营和资金周转出现了较大困难。鱼台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当即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为其成功办理了24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一直以来,济宁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积极联合各金融机构,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创业担保贷款各项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拓宽服务渠道,不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投放,全面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6.1亿元,在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运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企业和创业者的满意度、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提升服务创业就业质效

为解决创业担保贷款基金放大倍数过大问题,济宁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在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创造性提出“政银担”风险补偿模式:由人社部门、合作银行、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签订三方合作协议,融资担保公司不收取任何担保费,贷款形成的风险由银担双方按照3:7比例进行风险分担,然后担保机构按照净代偿额的30%向人社部门申请补偿,人社、银行、融资担保公司三方最终的分担比例为9%、30%、61%,担保基金承担的风险由原来的70%下降为9%,为全省最低,既有效降低了贷款风险,保障了创业担保基金的安全,又提高了创业担保贷款规模,实现各方互利共赢。

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开展创业贷款“基层行”活动。济宁市优化审核流程,缩减申贷时间,提升便捷度,实现了申请贷款“只跑一次”。在全市15家创业示范园区均建立了创业担保贷款综合服务站,人社部门、合作银行共同进驻,实现贷款申请、审核、审批、贴息等全流程业务“一站式”办理,重点将贷款审核由原来的“串联式”变为“并联式”,大幅缩减了审核时间,原来至少2天的贷款审核实现了即时办结,贷款全流程由国家规定的“原则上不超过15个工作日”缩减到平均3个工作日。

此外,济宁市还大力推广“信用贷”模式,进一步降低创业贷款门槛。创业者在满足“经营状况、资信状况良好,符合银行信用等级评定标准”的情况下,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者不再提供任何担保,政府担保基金也不用提供担保,风险全部由银行承担。截至2022年末,全市累计发放信用方式创业担保贷款1.34亿元。

精准服务创业就业群体

与数据化筛查相结合。济宁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不断加强与市场监管、民政、人民银行等数据信息交换,进一步压减办事环节,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小微企业贷款申请材料由7项减少到4项,个人贷款申请材料由4项减少到2项。

与信息化办理相结合。该中心研发“创业担保贷款信息管理系统”,将贷款业务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实行贷款业务“云上办”;贷后管理模块督促信贷经理跟踪项目运营、贷款使用等情况,强化风险防控,提高贷款回收率;配套开发“创业担保贷款电子地图”,自动推送最近的银行服务网点,便利创业者就近就地申请贷款,提高贷款便利度。从贷款申请到发放,创业者无需提供任何材料复印件,所有材料都以电子文档形式流转,减轻创业者的申请负担。

与坚持党建引领相结合。发挥党建引领金融合力,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精准施策就业创业群体提供组织保障;联合合作银行开展村级农金员业务培训,同时发挥农金员以及“关键人”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特长,进一步推动经办服务下沉。

保障创业就业政策落地

提高服务快捷性方便性。济宁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在全市合作银行各网点悬挂“济宁市创业担保贷款受理点”标牌,设立“创业担保贷款服务窗口”,让创业者就地就近享受政策咨询、贷款申请、审批、贴息等全方位服务,真正实现了创业担保贷款就近办、提速办、简便办。

同时,积极推动创业贷款受理全覆盖。该中心充分发挥合作银行服务网点密集、人员力量足等优势,将服务网点打造成创业贷款政策宣传、经办服务的桥头堡;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创业贷款“一站式”服务网点建设,在全市156个乡镇(街道)、300余家银行网点实现创业贷款受理全覆盖,力争实现创业者不出村(社区)即可申请办理创业贷款。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