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通讯员 穆泽琦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作为支持乡村振兴、保障农业农村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山西农信社积极支持地方农业生产,贷款投放涵盖粮食生产、收购、加工、仓储、流通等各领域各环节,积极助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在主粮生产和畜牧业方面,山西农信系统各级机构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地缘优势、服务优势,创新研发专属信贷产品,跟踪对接重点企业发展,为粮食产业输血供氧。
有着“山西粮仓”之称的运城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小麦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56.1%,运城农商银行大力推广“农机贷”“南果贷”“果库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在农用工程建设、农机购置、生产物资购买等方面累计为1988户市场主体提供1.2亿元信贷支持;与当地财惠金服平台和财联担保公司合作开展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对农户小额信贷实行利率优惠,降低种植业融资成本;拿出20亿元乡村振兴专项资金,针对特色产业目录名单进行精准邀约,全力支持培育重点产业。截至目前,该行已在粮食生产重点领域累放贷款超20亿元。
在“生猪之乡”高平市,高平农商银行从2019年开始,持续对市辖内最大生猪养殖企业凯永集团进行跟踪对接,通过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为其量身推出供应链贷款产品,嵌入企业生产、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累计投放1.22亿元,撬动整体产业链产值近10亿元。同时,针对“企业+农户”产业模式,为中游养殖环节内的42户养殖户授信432.21万元,以“链式支持”有效带动辖内生猪产业发展。
一句“吃岢岚相思饼,梦到心中相思人”带火了“红芸豆饼”,也让“中华红芸豆之乡”忻州市岢岚县被众人熟知。岢岚农商银行主动融入地方产业发展,加大对红芸豆种植户、农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助力形成全产业链产业化格局,创造“农户+银行+合作社+深加工+销售”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扶持起一批青年创业项目,支持当地红芸豆生产种植企业8户、金额5846万元,让“小杂粮”登上“大舞台”。
汁水饱满、香甜酥脆的玉露香梨同样受到全国“吃货”的热烈追捧。隰县农商银行走访梨农1347户,梨田23万亩,研发推出“防风防冻防雹”减灾专项贷款,共发放191笔、金额4389万元,切实为梨果防冻防雹解忧愁;支持省、市级龙头企业、示范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20户、金额9532万元,有效激发小微企业在梨果产业发展中的支柱和主渠道作用。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为玉露香梨产业发放贷款1468笔、金额1.2亿元。
与此同时,山西农信系统各级机构大力支持辖内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用差异化、多元化、模式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以“晋之源”八大农业园区为主战场,曲沃农商银行线上专属信贷产品“富康特色农业贷”已支持蔬菜相关产业1698户,投放金额达1.35亿元,推动曲沃县南片智慧菜谷产业优质高效发展;针对北片水果产业,以“整体授信”为基础,构建政府牵头、村两委配合、乡村居民参与、农商行组织实施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与杨谈乡政府签订《整体授信合作协议》,打造“樱桃”专属特色信贷产品,专项授信额度达8000万元。
永济农商银行为辖下蒲州镇鲜鱼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定全方位的评价指标和相适应的信贷产品,在渔厂投饵育鱼、改造水域、拓展基地等关键环节及时提供上门服务及资金支持,开通“绿色通道”,提升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效率。截至目前,该行累计为63户养殖户授信1100余万元。该镇水产养殖面积已达6000余亩,养殖种类丰富,年产鲜鱼8000余万吨,产品远销北京、西安、太原、郑州等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