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11月21日 > 总第560期 > A1 > 新闻内容
聚焦需求端获得感 金融健康概念受业界关注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李美丽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主办,以“抗风险·强韧性·高质量”为主题的“2022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学界、业界专家就如何增强普惠群体对抗风险、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普惠金融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与金融等话题展开交流与探讨。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要聚焦金融健康建设

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表示,当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阶段,不仅要关注发展总量,更要关注发展质量;不仅要关注供给端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更要关注需求端每个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据余文建介绍,为了更好地研究分析我国居民的金融健康状况,相关课题组首次尝试构建了中国居民金融健康指标体系,试点开展了金融健康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编制了个人金融健康指数。

调查显示,我国受访者整体具有一定的金融健康水平,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超过七成受访者金融健康指数在60分以上,仅有不到四成的受访者金融健康指数在80分以上。

在综合分析上述金融健康调查结果及相关情况的基础上,余文建就如何聚焦金融健康建设,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能级,探索构建金融服务的整体规划和政策框架;二是发挥金融机构主力军作用,为居民提供针对性更强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三是增强消费者金融健康意识,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四是加强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行为的良性互动,为金融健康建设营造良好的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环境;五是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为金融健康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六是建立健全评估评价指标体系和诊断工具,为金融健康提供科学的衡量标准。”

“近年来,数字化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驱动普惠金融的新模式,在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提高金融服务质效上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并且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党委书记单强介绍道。

谈及新阶段如何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时,单强认为应关注数字化、绿色化、生态化和负责任四个关键词,注重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力量。

数字化方面,单强表示,一是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真正运用数字技术破解普惠金融面临的老问题、新问题,避免陷入“为数字而数字”的模式;二是加快数字渠道无障碍升级和适老化改造,发挥传统服务渠道的兜底保障作用,建立健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跑数与跑街”相结合的数字普惠金融运营体系,避免扩大数字鸿沟和技术性金融排斥;三是坚持普惠金融长期主义和工匠精神,扎扎实实干好数据治理、流程再造、客户运营等辛苦活、基础活,避免使命飘移的倾向。

绿色化方面,单强强调,普惠群体也是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目前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下一步应加强建设激励相容的绿色普惠金融支持体系,以主体资格、绿色识别、信息披露等为重点,着力增加绿色普惠金融标准供给,引导从业机构探索绿色小额信贷、绿色供应链金融、绿色农业保险、绿色科创基金等产品创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综合提升。

生态化方面,单强表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呈现出主体多元、高度关联、深度融合的生态特征,从业机构从单一的小额信贷机构拓展到传统金融机构与新兴业态主体良性竞合的多元化组织体系。下一步应支持各从业机构持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监管沙盒、创新监测、局部试点等方式,围绕业务、技术、数据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探索更多合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合作模式,构建更加健康平衡的普惠金融生态。负责任方面,单强建议,加强从业机构行为规范和责任能力建设,通过信息披露、风险提示、伦理审查等手段,提高普惠金融市场透明度和消费者保护水平,同时分类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依法打击恶意骗贷、恶意逃废债、非法代理维权等相关行为。

提升微弱经济体的金融健康势在必行

当前经济形势下,增强居民、家庭和小微企业等微弱经济体的金融健康意识,推进金融健康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也能够起到保护消费者和稳定金融形势的作用。因此,提升微弱经济体(包括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金融健康的需求变得更加突出。

论坛上,围绕如何抵御风险、增强金融健康的问题,诸多与会专家分享了他们的观察和经验。

“近年来,新市民持续增长的金融需求与传统金融供给之间的错配状况日益凸显,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成为当前巩固提升普惠金融成效、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发力点。”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表示。

刘峰认为,一方面,银行业优化对创业新市民和吸纳新市民较多的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服务,短期看有利于保就业、稳民生、促经济,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至关重要;长期看,有助于促进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扩大内需、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是银行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重点方向,3亿新市民在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形成就业、创业、住房、养老等多元旺盛的金融服务需求,为银行机构拓展新业务提供了巨大空间。由于新市民跨区域流动性强、创业形态灵活、基础信息不充分等特征,服务新市民将倒逼银行加强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设计和科研能力,有利于推动银行机构形成更加多元的发展模式。

对于银行业服务新市民取得的积极成效,刘峰表示,一是强化对新市民创业就业金融支持。银行机构通过优化调整已有信贷产品推出专属信贷产品,扩大新市民金融服务供给,专项支持新市民创业、就业,在账户服务手续费等方面加大减费让利力度;二是加强住房金融服务,满足新市民安居要求。通过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畅通住房公积金服务和使用渠道,为新市民合理购房需求提供信贷资金;三是完善养老金融服务,增强新市民基础民生领域保障,加大对养老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合理满足养老服务机构的融资需求,助力提高社保和医保服务效率,对金融服务渠道进行适老化升级改造。为银发群体提供综合养老金融服务;四是持续提升新市民金融素养,及时做好金融风险提示,增强新市民风险防范意识,在薪资代发等方面助力保障新市民合法权益。

保险作为提供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的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可以更好地发挥提升社会抗风险能力、加强发展的韧性。而普惠保险旨在做到既“普”又“惠”,即在扩大保险人群覆盖面的同时,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保障和服务水平,特别是能为弱势人群提供既可得又支付得起的服务。此次论坛,普惠保险议题也成为重点探讨内容之一。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商敬国认为,保险是“减震器”,是中低收入群体也应获得的保障和享受到的金融服务之一。下一步,保险行业要围绕人民群众在生命、财产等方面迫切的风险保障需求,坚持供给侧改革,持续强化“三农”、城镇低收入、老年人、新市民、小微企业、带病人群等特殊群体的风险保障,更加积极地探索普惠保险发展路径。

商敬国认为,行业要针对造成金融排斥问题的症结,加强自身在产品创新、风险管控、保险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还要加强科技赋能,把原来不可保的不确定性的或者未知的变为可保的风险,把服务带给原来触达不到的地区或人群;同时,行业要积极与相关行业开展合作,促进融合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则表示:“近年来,随着普惠金融发展,政策落地实施,普惠保险在多个领域广泛开展,市场主体参与普惠保险的积极性逐步提高,服务的供给不断深化,产品的类型也不断丰富,普惠保险整体呈现出稳定发展的势头,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发展普惠保险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针对我国普惠保险领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周延礼建议,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推动普惠保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建立普惠保险统计体系、增强行业数据基础建设,加强普惠保险监管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形成协同机制,加强普惠保险宣传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