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10月25日 > 总第509期 > B6 > 新闻内容
防城区联社:推动产业兴旺 撬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韦秋莹 通讯员 梁若玎 曹译员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广西防城区联社坚定服务“三农”,不断对当地多产业发展加大扶持力度,以产业兴旺撬动乡村振兴,为农业发展高质高效、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注入强大金融动力。

夯实口岸建设发展根基

近年来,防城区大力推动峒中公路口岸(含里火通道)综合区项目建设,着力将峒中口岸建设成为边境示范性口岸。

防城区联社以此为契机,为防城港市峒中公路口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累计授信3.97亿元,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

“助力建设好峒中口岸,是防城区联社发挥边境金融桥头堡作用,贯彻落实中央兴边富民、强基固边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对推动防城区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进出口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防城区联社党委副书记黄位成表示。

据防城区联社计划信贷部总经理严丽宇介绍,为助力口岸配套设施建设,该联社为广西桂海农产品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授信1.38亿元,用于支持货物通关业务发展。

目前,峒中口岸新口岸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

项目建成运营后,将进一步增强口岸综合实力,促进口岸从“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发展,预计今年底验收后,口岸通关能力将大幅增长至每年300万吨,预计将增加3至4万人就业。

做精做细小规模特色产业

“八角肉桂、海鸭蛋、金花茶……我们辖区的名优农特产品不胜枚举,但产业规模小是其发展的一个短板。如何补齐短板,让这些农特产品发挥‘1+1>2’的作用,是我们信贷支持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防城区联社主任黄胜才介绍。

该联社以服务“三农”为落脚点,争当支农支小支微支实的金融主力军,根据当地产业谋划多点布局,寻求农民增收与自身增效的结合点,把信贷重心落在“特”字上,做精做强对虾、大蚝、金鲳鱼、金花茶、八角肉桂、火龙果、海鸭蛋等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属于防城区的农特优质品牌。

同时,通过增加授信额度、提供优惠利率、提高审批效率等措施,该联社因地制宜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落实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有效解决了当地边民生产资金困难,引导支持当地农户规模化种养及发展文旅产业,助力当地边民迈向小康路,为沿边振兴发展贡献农信力量。

截至9月末,防城区联社各项贷款余额48.06亿元,贷款存量居当地同业第一位,其中发放涉农、小微贷款余额分别为26.03亿元、19.68亿元。

“这几年,我们着重打‘特’字牌,在信贷支持下帮扶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植,同时,加强政银企合作,提升产品附加值,畅通产销渠道。如今,肉桂八角供不应求,而且价格提高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也更高了。”黄胜才介绍。

助力新兴产业绿色发展

防城港获批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后,乡村旅游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不少民众也抢抓发展机遇,做起了民宿旅游。

位于防城区江山镇的民宿群,每逢五一、国庆假期,都要迎来一波住宿小高峰。

“我们江山镇民宿的订单大部分是靠客人的推介和网络营销,节假日普遍订不到房,生意很不错。”防城区江山信用社主任杨家智介绍,平日闲暇时,民宿业主会种些蔬菜,到海滩挖螺、挖沙虫等,供给有需要的客人以增加收入。

防城区滨海民宿营业时间每年有8、9个月。在冬季休业期,防城区联社金融服务专员会定期上门关心业主的经营状况,鼓励他们通过改造自家庭院发展种养、花卉和加工业实现增收,并通过“不限贷、不抽贷、不断贷”的信贷政策,解决农户资金使用周期短、周转资金需求急的难题。

“我们信用社不仅要发展大产业,更要关注小农户。我们要打造产业联盟,把文旅产业和小农户串起来,促进小农户与绿色发展有机衔接,让农民融入并享受到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杨家智表示。

同时,杨家智介绍,把小农户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还利于改善农村环境,缓解土地、人口、生态间的矛盾。

为此,防城区联社以投放“桂惠贷”为契机,助力当地文旅产业崛起。

截至9月末,防城区联社已累计投放5.33亿元,并于近期为景区、酒店新增信贷200万元,为民宿经营业主投放信贷1200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