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6月28日 > 总第494期 > A7 > 新闻内容
商业银行应促进票据业务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王晓晓

【农村金融时报】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票据业务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在促进经济建设和银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何规范票据业务操作、防范票据风险,已然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挑战。

票据业务可实现银企“双赢”

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主要类型,也是常用的支付结算工具。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能够有效促进银企关系,实现银企“共赢”。

对于开票银行而言,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因其以企业真实贸易背景和保证金作为基础,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开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可以提升收益,例如收取票据业务手续费或增加票据贴现利息收入,通过票据保证金存款增加银行存款规模,从而进一步扩大社融和贷款规模。

对于融资企业而言,相较银行传统贷款业务,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具有门槛低、手续简便、效率高等特点。在传统信贷业务审批过程中,商业银行往往对中小企业的资质要求较多,调查、审批周期较长。

对于急需资金的企业来讲,融资企业能在更短时间内,以更低成本获得等额贴现资金,促进企业资金流动,且能获得一定的保证金存款收入。同时,银行承兑汇票具有较强的市场接受度和流动性,能有效弥补企业信用不足的劣势,提高了企业贸易的谈判筹码,减少对营运资金占用,便于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票据业务的风险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有如下风险,需提前防范。

一是内部绩效考核机制可能会为违规经营提供动力。为保证商业银行的高速发展,各大银行结合自身战略特点纷纷推出了各类绩效考核办法,存贷款规模作为传统业务指标仍在绩效考核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绩效考核是银行执行经营战略的检验工具和价值判断标准,由于考核导向的不明晰或政策传导不准确,部分基层管理者在领会业务指标上可能存在偏差,将提升短期业务指标作为阶段性目标,追求短期利益而无视可能出现的长期风险。

二是票据空转。部分商业银行盲目开展票据业务以扩张存贷款规模,往往会放宽企业票据融资条件,寻找一些资信不佳或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配合其进行票据空转。

三是企业贸易背景不真实,套取信贷资金。目前,票据业务违规仍是银行业的痼疾,主要体现在企业融资贸易背景不真实、资金回流企业等问题。没有真实贸易背景和资金用途的票据业务,使银行承兑、贴现业务呈现脱实向虚的发展态势,增加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票据业务一旦被空壳贸易公司等中介钻漏洞,将会面临票据被质押套取信贷资金等风险。

四是未严格审核保证金合规性,以贷款或贴现资金缴存存款保证金。商业银行要求企业提供保证金存款时,未能对客户做好合规提示,未告知客户严禁将信贷资金或贴现资金用于保证金存款。开票银行未能有效发挥审核监督作用,在确认保证金来源过程中,审核工作不够严谨、到位,存在未能识别企业信贷资金回流作为保证金存款、保证金风险敞口未有效覆盖等情况。

五是弱化了票据业务审核标准。有些票据业务因使用全额保证金而被商业银行认为是低风险业务,从而放松了对融资企业的资信审核,在授信审查过程中,未能全面及时反映企业涉诉等不良信息,发现企业重复使用增值税发票等行为,未对企业进行关联方识别并统一授信,导致单一客户集中度过高,风险管理存在漏洞。

化解票据风险的对策

商业银行应采取如下对策,化解票据风险:

一是完善内部考核体系,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弱化传统存贷款业务指标的考核比重,加强对绩效考核失真和业务数据造假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惩罚力度,从根源上杜绝商业银行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和非理性经营的问题,改变指标失真、考核扭曲的现象,严禁违规开展票据贴现虚增指标行为,强化票据业务内控管理,确保票据资金服务实体经济。

二是建立健全票据管理机制,推进业务规范化运作。建立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三会一层”公司治理体系,配备专业的风险管理和业务操作人员。建立严格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强化内控管理,合理设置管理层审批权限,加强票据业务审查,严禁票据业务资金违规回流,规范贷后资金审查。

三是严格把控客户准入,落实贷前尽职调查。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的经营定位上,要突出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将审查企业贸易背景作为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银行经办人员应从保证金来源、贸易背景、交易合同真实性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根据客户财务数据、经营流水、纳税记录、结算模式等综合核定票据业务发生额上限,严把企业客户准入关口,杜绝虚假贸易背景票据业务。

四是加强合规培训,提高员工合法合规意识。商业银行应结合监管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及风险案件,组织员工定期开展学习讨论,并督促其及时掌握文件内涵及操作要点,增强整体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业务操作行为。根据内外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合理安排票据业务培训内容,提高客户经理的专业知识水平,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信贷业务团队。

五是强化业务全流程管控,发挥信贷检辅作用。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承兑汇票业务的全流程管控,根据授信客户风险大小和自身资金实力,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合理确定对客户的综合授信额度,防止过度集中风险;加强对贴现资金的追踪检查,对于与企业贷款用途或经营范围不符的资金流,应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发挥内部信贷辅导网的检辅作用,定期组织开展票据业务的交叉检查,引导客户经理加强对企业经营状况和支付履行情况的关注,确保票据保证金来源真实性、合规性,有效防范票据业务风险。

六是多措并举,筑牢票据风险防火墙。首先,保证金应专款专用。商业银行应结合客户资信状况,按照有关规定,所有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企业客户必须交存规定保证金比例,存入专门保证金账户,用于支付相应的到期银行承兑汇票,确保保证金的资金安全。其次,应确保足额担保。对于非全额交存保证金或系统内存单质押的优质或特殊客户,经审批通过后,需就保证金以外的承兑敞口部分金额提供足额、有效的担保。此外,应强化质量管控。因多种原因导致银行承兑汇票发生垫款的,经办人员应通过电话联系、实地走访等形式进行催收,确保承兑垫款落实到位。同时,系统自动将该笔汇票转入逾期贷款进行核算,根据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标准对汇票业务进行资产风险分类,以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资产质量状况。

作者单位:宁波宁海农商银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