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肖瑛 通讯员 谢湘源
【农村金融时报】
在湖南省湘潭市的彭德怀纪念馆里,保存着一张已经泛黄的“存单”。在雄伟的纪念馆旁有一座小学校。这所建在老祠堂里的小学校,创办于1922年,当时叫“乌石学校”。1961年彭德怀回故乡时,亲临学校视察,并亲笔题写校名。
从此,彭德怀与这所小学校结下不解之缘,进而留下了一段世代相传的佳话。
图为保存在彭德怀纪念馆的“一张存单”
故事发生在1979年12月9日,彭德怀夫人浦安修遵照彭德怀遗愿,从他补发的工资中拿出10016.2元钱,以“彭总”的名义在乌石信用社办了一张定期存单,并在备注栏上写着:计彭总支援乌石学校建校经费于一九八一年三月十日取出建校。
说起这张存单,时任乌石信用社主任刘仁初记忆犹新。“1979年冬天某天,一大清早,浦安修同志派人来通知我们要存一万元钱的定期。”年逾八旬的刘仁初清楚地记得,他接到消息后,当即派信用社会计带着空白存单和印章前去,现场给浦安修同志开了存单。
两年后,遵照彭德怀及家人的殷切愿望,这笔存款被用于乌石学校的建设中。
从此,乌石学校告别了破败衰落的老祠堂,以崭新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1998年彭德怀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为学校题名“彭德怀希望小学”。2018年彭德怀诞辰120周年时,学校举办了中国工农红军授旗授牌的隆重仪式,并正式更名为“彭德怀红军小学”。
如今,校园总面积1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8200平方米,绿化面积近10000平方米。传承红色精神的一代代学子,胸怀革命理想从这里出发,奔向光明的未来,书写精彩的人生。
“彭总”的存单从那时起保存下来,成为一份珍贵的历史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