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张晨洁
【农村金融时报】
“深孔加工过程中最易受损的就是深孔钻头的刀头,以往刀头损坏一整个钻头都得更换,现在使用这种可更换式的刀头,可以大大减少深孔钻头在加工过程中的损耗。”浙江台州华达工量具制造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陈中秋介绍道:“这多亏了农商银行的帮助。”
台州华达工量具制造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是一家专业生产孔加工刀具产品的企业,90年代初,陈中秋向浙江农信辖内温岭农商银行(原温岭农村信用社)贷了一笔钱,在自己家中开始了创业。由于没有自己的厂房,陈中秋租用了温峤镇陈家宅村烟花厂,几台车床、几个小工,拼凑成了企业最初的模样。
在陈中秋的用心经营下,企业渐渐步入正轨,外出交流的机会也多了起来。一次在业内交流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企业的刃具制造工艺还不够精湛,加工过程中,一天要更换三四次钻头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损耗很大。
为了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损耗,实现企 业转型升级,2013年,陈中秋开始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员工队伍。得知情况后,温岭农商银行立即给予了信贷资金支持。
有了资金支持,陈中秋从全国各地聘请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在采购优质原材料的基础上,加以了精准的生产工艺及一流的热处理水平。为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陈中秋还与上海航量工具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更丰富的产品,在麻花钻系列产品外,增加开发了切片铣刀、立铣刀、键槽铣刀等产品。
目前,陈中秋发明的孔加工刀具,刀身使用了更为优质的材料,刀头则采用可更换式的,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做到2-3天不损坏,一旦发生损耗,只需替换一个刀头即可,大大减少了企业的用料成本。
让陈中秋忙碌的除了企业的技术革新,还有厂房的落地。2019年,陈中秋在温峤镇青屿村购入一块土地用于建造厂房,建房期间,温岭农商银行为其提供了低息贷款支持。
去年12月30日,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在港交所上市,陈中秋的产品得以走向世界各地。
在浙江温岭,像陈中秋这样寻求企业创新转型的企业家还有很多。
为支持具有硬核技术及核心人才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技术研发,解决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温岭农商银行陆续推出了优惠利率政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措施,全方位、多角度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截至目前,该行共支持全市56家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3.78亿元,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家,贷款余额2.97亿元;台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贷款余额80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