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韦秋莹 通讯员 龙相伍 韦传乐
【农村金融时报】
作为当地金融服务主力军,近年来,广西东兰联社加大金融支持县域产业发展力度,统筹推动信贷资金向农村产业倾斜,提升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截至3月末,东兰联社累放涉农贷款2.13亿元,农户贷款1.45亿元。
“农信社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金融力量,东兰联社将致力于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获得感、满意度,全力保障乡村振兴金融供给。”东兰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谭泽表示。
扶持一个产业 带富一方百姓
走进广西东兰县东兰镇江洞村,远处山坡上油茶树青翠欲滴,有的树上已结出了油茶果……多年来,东兰联社支持油茶产业让江洞村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早在八九十年代,村里就开始种植油茶,那会儿一没环境、二没资源,资金也不够扩大种植规模。”江洞村村支书韦福国回忆道,当初油茶种植和销售,都靠村民自己摸索,并没有形成产业。
2011年起,东兰县人民政府在江洞村开始实施油茶种植项目。当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加强对油茶种植、管护、销售等环节的资助和指导。东兰联社则配合政府工作,推出了相关信贷政策护航油茶产业,解决农户们缺少种植资金的难题。
借助政策的春风,韦福国于2012年种植了120亩油茶,但他深知,要让村民们富起来,引进资金发展产业是关键。为此,在东兰联社进村入户宣传金融知识和信贷政策的时候,韦福国向农信社反映了村里缺少资金扩大种植规模的情况。
东兰联社在了解到江洞村情况后,及时给想要种植油茶或想扩大种植规模而缺少资金的农户们办理了小额信贷。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东兰联社在江洞村共发放小额信贷190多万元,支持当地油茶产业做大做强。
经过几年发展建设,如今江洞村油茶面积达1.34万亩,逐步形成“市场+政府+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全村年油茶产值在2000-3000万元。
“现在村里每家每户平均种植有20-30亩的油茶,一亩一年最少有2000元收入,村民的种植热情高涨,村里还成立起了油茶专业合作社,村民们都走上了致富的路子。”韦福国说。
谭泽介绍,江洞村只是该联社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的缩影。一直以来,该联社加大对农业产业支持力度,优先安排信贷资金支持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金融活水浇灌 实现生活富裕
“得益于当初信用社给予的大力支持,我才能一步步成为致富带头人。”东兰县长乐镇永模村覃飞鹏说。
曾经的覃飞鹏是一个贫困户,从农信社获得5万元小额信贷后,他开始建起蚕房,专研蚕苗的养育,培育出来的蚕苗得到了周边蚕农的认可,渐渐有了名气。如今,东兰县近5万农户都是从覃飞鹏这里购买蚕苗。
“育苗技术成熟后,去年我又扩大了规模,农信社再次支持了5万元贷款,规模上来后,今年的利润估计能有20万元以上。”覃飞鹏介绍说。
据统计,从2016年至今年3月末,东兰联社共发放小额信贷7.29亿元,惠及全县1.14万户农户。
东兰县兰木乡央佑村弄王屯的王英荣,也是在东兰联社小额信贷的帮助下开启了致富大门。
央佑村石山多良地少,王英荣用全部积蓄购买了2只母羊和2头母猪,精心饲养、有效管护直至猪羊出栏,但这远远不够。“早就想扩大规模了,现在有了小额信贷,我可以放心去干。”王英荣瞅准时机,利用小额信贷先后购买了35只羊、5头牛、4头母猪,扩大了养殖产业。
同时,王英荣于2017年9月成立了央佑村第一个养殖生产专业合作社,为乡亲们免费提供母猪、母羊和技术指导。截至目前,养殖生产合作社共有社员33名,现存栏羊300只、猪25头。好收成给合作社的养殖户们带来了好收益,让他们一同走上了致富路。
谭泽告诉记者,近几年,东兰联社加大种养殖户的信贷扶持力度,促进农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今年我们的重点是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执行好国家的政策,把农民的幸福生活放在心上,从人员、资金、设备等方面入手,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奉献力量。”谭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