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曲韵 周黎黎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云南农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节能环保政策和监管要求,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金融为抓手,为全省经济结构优化、绿色经济发展持续提供金融动能,倾力支持全省守护绿水青山、培育金山银山。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全省农信社绿色贷款余额69.72亿元,其中: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20.52亿元,清洁生产产业贷款余额13.67亿元,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3.43亿元,生态环境产业贷款余额20.98亿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余额10.76亿元,绿色服务贷款余额0.35亿元。
金融护航绿色资源
水力、风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是云南省发展绿色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云南农信积极作为,持续为全省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项目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截至2月末,全省农信社支持能源保障网贷款余额 54.92 亿元、水网贷款余额 48.57 亿元、九大高原湖泊贷款余额9.15亿元。
自2013年起,云南农信持续为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第九、第十、第十一污水处理厂及东北、西北、东南片区调蓄池项目建设提供金融支持。截至今年2月末,云南农信累计发放贷款18.79亿元,推动昆明主城区的污水处理能力不断升级,助力昆明市污水输送系统整体运行发挥最大效能。
金融支持绿色产业
云南农信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为主要支持载体,结合全省“三农”经济特点,优化服务模式,大力推进“三农”领域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通过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不断提高特色农业信贷投放力度,为全省高原特色农业企业、涉农企业、农户等量身定制了周期灵活、成本低的特色金融产品,精准助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同时,云南农信还不断加大对“云花”“云菜”“云果”“云咖”“云药”等生物优势产业的金融支持,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地方经济建设和谐发展。
截至去年末,全省农信社农业龙头企业贷款余额69.75亿元,支持绿色食品发展贷款79.24亿元,支持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贷款50.97亿元。
践行绿色金融服务
近年来,云南农信紧跟“无接触”服务需求理念的发展趋势,不断增强金融科技建设,持续深化金融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进程,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金融服务平台,构建起开放多元的场景服务生态,提供转账、理财、自助缴费、社保、跨境汇款、电子商城等一系列服务场景。
云南农信通过业务全流程的订单管理,推动金融服务方式、服务效率和服务内容不断向低成本、低消耗过渡。截至去年末,全省农信社电子交易笔数替代率达60.51%,推动了金融服务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