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4月12日 > 总第485期 > B1 > 新闻内容
山东省农商银行 移动金融服务队让金融服务“零距离”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李德品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山东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持续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统筹线上线下服务渠道一体化,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延长服务半径,切实做到金融服务“零距离”,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加细致化、人性化、贴心化的金融服务。截至2月末,全省农商银行各项存款2.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306亿元,各项贷款1.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455亿元。

客户在哪里 服务就到哪里

为解决客户需求焦点和金融服务难点,山东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创新服务模式,组建“驻村驻点”便民服务队,利用移动终端或移动智慧柜员机,将营业厅堂搬到田间地头、企业厂房、村居大院中,将金融服务送到客户家门口,真正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不用到银行,在厂子里就能办业务,真是太方便了。”山东临沂市费县新庄镇宏祥板材厂负责人董立涛说。

由于工作时间与银行网点营业时间冲突,加之工作时间紧凑,董立涛平时几乎没有时间到银行办理业务,很多事只能一拖再拖。

了解到类似情况后,费县农商银行将流动银行车直接开到工厂里。该行客服人员现场服务,开立银行卡、电子银行、结算业务120余笔,为工厂工人解决了办理金融业务不便的问题。

目前,临沂全市8家农商银行均购置了“流动银行服务车”。每逢农村集市,“流动银行服务车”便开到集市附近,为百姓提供存取款、转账、办卡、签约等一站式服务。

近年来,围绕客户需求,山东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大力开展“驻村驻点”便民服务,推进移动智慧厅堂建设,倡导“哪里有需求,农商银行就服务到哪里”及“流动银行”的服务理念,下沉服务重心,将金融服务融入到乡村治理、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中,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便利度。目前,全省农商银行共购置流动银行服务车30台,组建移动服务队2705个。

一个挎包就是一个服务终端

在寿光市三元王村瑞民果蔬合作社里,村民们正忙着分装打包蔬菜,前来送货的农户、采购蔬菜的商户络绎不绝。

“合作社现有100多户农户,每天平均交易量能达到三万斤,资金流水就有几十万元,以前都是现金支付,每天都要去银行排队存取钱,既不方便又不安全。”该合作社负责人王源介绍。

根据农户需求,寿光农商银行依托中国银联研发了产销服务支付平台,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直接帮助客户把货款打到农户的账户上。为引导供销商入驻该平台,该行金融服务小分队积极深入村里、合作社。

该行还推出“菜乡e贷”,为农户开卡,提供金融服务。据悉,该行通过农户使用POS机产生的交易记录掌握农户的经营情况,将其导入农商银行系统的白名单,并以此为依据为农户授信。农户5分钟就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申请到利率优惠的授信额度。

近年来,全省农商银行全面推行移动金融服务和“上门式”金融服务,把基础金融服务搬出柜台,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提供24小时金融服务,员工携带“一个挎包+一台终端”,搭建起“e挎包”移动银行,将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2018年以来,全省农商银行2.1万名客户经理、4.4万名农金员,累计组织金融服务队深入乡村和社区开展上门服务9.6万场次,为121.9万名居民办理金融业务。

把金融服务送进村庄社区

“给俺取200元,明天跟老伴去赶个集。现在真是太方便了,以前存取钱最近也要到镇上,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了。”在莒南县洙边镇界首二村的普惠金融服务站内,74岁的村民刘少娥正坐在柜台前办理取款业务。

“这是200元,您拿好。”农金员鲍纪利动作熟练、麻利。鲍纪利是莒南农商银行洙边支行的农金员,普惠金融服务站设立后,又成了普惠金融服务站站长。

“我们社区常住居民有2500余人,靠近镇上的农贸市场人流密集,金融服务需求旺盛。惠农金融服务点不仅能提供存款余额查询、财政性补贴等款项支取、残损币兑换等多项金融服务,还能为村民提供粮油等日常生活用品销售、话费充值、养老保险代缴、车票代购等多种便民生活功能。”鲍纪利介绍。

与此类似,济南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宣传站和农村金融服务站”定期开展专属“果蔬进社区”活动,把新鲜的蔬菜水果直接端上社区居民的餐桌。目前,该行已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1006家,为43个街道安装了银农直连系统,覆盖村居1137个。

哪里有需求,金融服务就跟到哪里。

近年来,全省农商银行深入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着力解决金融服务难题,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银行”。据了解,全省农商银行在社区、乡村等人口集聚区建设沿街式普惠金融服务站4.34万处,布设农金通3.4万台,实现了综合金融“不出镇”,基本金融“不出村”。

同时,全省农商银行常态化开展“金融夜校”,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循序渐进的方式宣传存款、贷款、理财、预防金融诈骗等金融基础知识,逐步将金融知识送到每个村庄。2018年以来,全省农商银行累计开展“金融夜校”29.6万场次,有6950万群众参与了活动。

优化智慧银行服务

近年来,山东省农信联社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理念,优化“最后一公里”智慧银行服务,推出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一卡通用智慧社区”项目。

该项目是以互联网+普惠服务为基础,围绕社区服务、便民缴费、商圈服务需求,为农商银行、物业公司、业主搭建的“金融-生活生态圈”社区服务平台,致力于实现社区管理电子化、业主应用线上化、商户服务平台化,为社区提供物产管理、车位管理、缴费管理等功能,为业主提供可实时查看生活信息共享、线上生活缴费、损坏报修、吃穿住行用生活场景服务等。

目前,全省农商银行已拓展社区2769个,导入业主信息33.23万户,累计新增发卡4.06万张,完成信息导入社区1478个,打造标杆社区262个,累计缴费8.91万笔、2642.08万元,累计为业主及周边商户授信2.14万户、33.96亿元,发放贷款1.02万笔、22.39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