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衍水 通讯员 江海洋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农发行福建三明市分行积极贯彻上级行党委工作部署,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在服务“三明实践”中贡献了政策性金融力量。
输血基建资金源
助“医改”起航
沙县总医院,是2017年由原沙县医院和沙县中医医院联合组建,下辖12个基层分院、延伸村卫生所128个,它的组建也是当地“医改”重要举措之一,有力推进了当地县、乡、村“一家人”的分级诊疗制度,在医防深度协同融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助力地方脱贫攻坚等关键领域中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说到沙县总医院“前身”的沙县医院和沙县中医院,绕不开农发行三明市分行的信贷支持,在沙县中医院整体搬迁、沙县医院住院部大楼建设过程中,农发行三明市分行先后投放9000万元信贷资金用于支持两个医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力提升了当地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目前,两座医疗设施承载着当地医疗卫生主要责任,在“医改”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力量。
近年来,农发行三明市分行围绕脱贫攻坚战中“基本医疗有保障”这一关键目标任务,大力信贷支持医疗设施等民生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先后审批23.2亿元并投放9.7亿元信贷资金支持永安健康管理中心项目、三明生态康养城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等6个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助推“三明医改”进程。
“贷”动乡村致富路
促产业腾飞
二十年来,沙县小吃以夏茂镇俞邦村为起点,一路从地方特色小吃发展到如今的到如今家喻户晓的“国民小吃”,成功走出了一条“致富路”,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从夏茂镇到沙县城区的公路全长42公里,这是一条沙县小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但在2010年前,这条承载着沙县小吃创业人“致富梦”的乡村公路因等级低、路况差,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交通保障的需要。
民有所需,鼎力相助。农发行三明市分行迅速投放4000万元支持省道304线沙县夏茂至官庄段改建工程项目,为地方路网建设送上“及时雨”,为小吃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今,这条公路已融入三明沙县“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正在加快地方乡村振兴步伐、助力沙县小吃走向全国。
建行以来,农发行三明市分行始终以服务“三农”发展为己任,贯彻实施支农强农惠农方针政策,特别是“十三五”期间,该分行累计获批各类贷款254亿元,累放各项贷款133.8亿元,信贷支持新建改建农村路网超过650公里、新建各类民生基础设施超过80个、培育了包括沈郎茶油在内的等多个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在地方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事业充分发挥了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
当好金融护林员
保青山常绿
三明地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域森林覆盖率高达78.7%,“林深水美”是三明最亮的“底色”,也是三明推进高质量发展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作为“两山理论”的重要孕育地、实践地,“三明林改”就是对“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这一论断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农发行三明市分行立足三明市是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林业是当地的重要特色产业的实际,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将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在推动全省系统首个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项目贷款——宁化县林业生产基地建设项目3亿元审批投放的基础上,先后为将乐县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宁化县国有储备林基地项目建设项目等5个重点林业项目授信9.7亿元,支持地方森林培育储备超过27万亩。此外,该分行还先后信贷支持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林产企业14家,其中4家上市公司、6家企业创立中国驰名商标,为三明不断推行、深化“林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肥沃的“土壤”。
从助推“医改”“乡村振兴”“林改”等个方面发展,农发行三明市分行始终坚持提升站位,主动作为,积极服务发展大局,谱写了服务“三农”的华丽篇章。下阶段,三明市分行将着眼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支持三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做出更大贡献。